8月31日,赵梅菊老两口拿到了房产证。 记者 李阳阳 文/图
“等了这么多年,我的资产终于盘活了!”西夏区建欣苑小区居民韩瑞岭乐呵呵地说道。“心里的大石头算是落下了!”西夏区西城府邸小区居民赵梅菊说道。“我们会继续努力破解难题,尽早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提升大家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西夏区地矿局社区党委书记马素玲笃定地说道。
他们说的其实都是同一件事——西夏区去年启动的化解群众办理房产证遗留问题工作。据了解,截至目前,西夏区2022年纳入台账的27个小区、24058套房屋历史遗留“办证难”,已化解25个小区23415套房屋,惠及群众8万余人,化解率97.3%,位居全市第一。
拿到房产证落下心中石
2014年,已经退休的赵梅菊在西城府邸买下新房,她为此付出了一辈子的积蓄,然而,3年后入住时才发现,她用60多万元换来的是压在心头的大石头。
据马素玲介绍,由于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导致小区里有20多项基础设施不完善。“搬进来时,水电暖都没通,小区里一棵树都没有,土路上的浮土足足有5厘米厚,出门穿的是黑皮鞋,回来就成白的了。”赵梅菊说道。后来,在西夏区多部门的联动下以及街道办、社区的努力下,小区各项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然而,因为开发商与施工方的纠纷,小区资料不全,办不了房产证。“没有房产证,就感觉这个房子不是我们的,头上戴了顶‘愁帽子’。所以,3月3日那天拿到房产证的时候,我都热泪盈眶了。办这个证不容易,政府真是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件好事,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赵梅菊动情地说着,声音又哽咽了。
韩瑞岭的房子是父亲留给他的,70多平方米,属于自治区第三建筑工程公司集资自建房。在他看来,这个小区位置还不错,周围有几所声誉不错的学校。2016年,韩瑞岭想买个新房子,打算把旧房子卖掉,但是因为没有房产证,房产中介都不接。这些年,他和小区居民为了房产证也没少跑腿,可是因为企业破产、资料缺失,办房产证并非易事。“买了20多年的房子,现在终于有了房产证,我心里踏实了,资产也盘活了。”韩瑞岭说道。
啃下硬骨头统筹解难题
看着一户户居民喜领房产证,马素玲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下了。
早在2015年居民还在苦恼基础设施不完善之时,社区就预判到了办证难的问题,开始着手收集各类资料。几年下来,小区面貌焕然一新,但资料收集却困难重重。因为迟迟拿不到房产证,社区里还出现了上访的情况,直到去年我市启动解决群众办理房产证遗留问题专项行动后,问题解决起来有了“加速度”。“为了解决西城府邸办证难的问题,西夏区解决群众办理房产证遗留问题工作专班前后在小区开了10多次协调会,还邀请专家论证、巡诊,打通堵点难点。后来,西夏区又拨付办证难专项资金48万元,为小区做了抗震性能检测鉴定。”马素玲说道。
西夏区是宁夏老工业基地,辖区工矿企业多、退休职工多、老旧小区多现象十分突出,且大部分小区为四五十年前国企和事业单位自建职工家属区,前期规划缺失、用地手续不全等情况突出。据西夏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郝丹阳介绍,银川市启动银川市解决群众办理房产证遗留问题专项行动后,西夏区迅速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自然资源、住建、财政、税务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项目化解、司法协调等7个工作组,制定专项方案,细化11类27个方面具体问题处置措施和方法路径,一事一议、一案一策。同时,建立县处级领导包案机制,各问题小区按照“一小区、一方案、一专班”工作模式,建立问题、措施、责任台账,对标对表、挂图作战。
不仅如此,西夏区办证专班设立了办证难专项资金,统筹解决西夏区“办证难”小区因企业灭失或资金困难原因,在竣工验收和办理首次登记安全及抗震性能检测鉴定、房屋面积测绘、消防工程完善等方面的费用。通过政府兜底,大幅提高了办证效率,为居民减轻了负担,先后安排办证专项资金500余万元,目前已为西城府邸、学府中央、建欣苑1419户办理不动产权证。
“移动办公桌”摆到家门口
“我们就在小区门口办的证,花了不到5分钟就办好了,真是太方便了。”提起一个多月前领证的场景,韩瑞岭忍不住赞叹道。
西夏区文昌路街道办副主任陈辅容介绍,建欣苑小区共有3栋楼116户居民有办理房产证的需求,去年年底这3栋楼完成了首次登记。当了解到小区居民多为老龄业主后,西夏区办证专班协调银川市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将建欣苑小区所在的文昌北路社区作为试点开展“不动产登记进社区”活动,将“移动办公桌”摆在了居民家门口,居民从提交申请材料、拍照、签字再到打印证书,全程用时不到5分钟。截至目前,已开展4次“不动产登记进社区”活动,为105户居民办理了房产证,剩余11户居民计划在9月份完成房产证办理。
“西夏区党委和政府将推进解决历史遗留城镇住宅‘办证难’问题作为2023年西夏区民生实事和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内容,结合银川市‘强素质强服务强担当强斗志’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多部门形成合力,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对合法建设住宅开辟‘绿色通道’,优先解决购房业主的办证问题,后续继续督促开发商完善相关手续。”郝丹阳介绍,西夏区对建设单位欠缴税费、规费等问题“先证后费、证缴分离”;对前期资料缺失、手续不完善等问题“容缺受理、绿通办理”;对违规销售或购房人不具有经适房购买资格等问题“尊重历史、先证后责”;对因参建各方存在经济纠纷,拒绝提交资料配合竣工验收及备案工作的芦花洲、泾华园、学府中央、西城府邸等小区,西夏区办证专班积极联系参建单位和质监站,组织现场消防和竣工验收,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在保障确保消防使用安全的前提下,对部分缺失的资料进行容缺,加快推进房屋首次登记顺利完成。
据了解,2023年西夏区解决群众办理房产证遗留问题共涉及9个小区2159套房屋,已化解4个小区涉及房屋1257套,完成化解总任务的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