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以叫得响的产品品牌促残疾人士就业增收

2023年09月28日  刘薇

本届中阿博览会上,“不尤手作”礼品袋意外热销,袋里装着八宝茶、彭阳果脯、月饼,和中秋简直不要太搭。有企业订制给员工当作中秋福利,听说这些宁夏特产都出自残疾人之手时,非常震惊。

没错,这是宁夏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展位,“不尤手作”是该中心打造的第一个残疾人手工艺产品品牌,谁也没想到在展会上这么受欢迎,别看东西不贵,比如八宝茶3袋10元,可4个小时的营业额就有3万元。事实上,一些助残企业和残疾人企业也参与了产品制作。这是社企联建共赢的一个鲜明体现。

宁夏现有持证残疾人士21.2万人,就业是项重要任务。其中,手工艺品制作吸纳就业最多,这几年陆续出现了很多手工坊,基本都由各级残联主导,企业与爱心人士合力谋划打造。除了为残疾人士搭建灵活便利的增收平台外,有的手工坊还开设书吧、定期举办心理讲座和其它休闲娱乐活动,以期帮助残障人士克服自卑心理,更好地施展特长。

但终究,产品要卖出去、卖得好才行。要选择时尚前沿、产品需求量大的项目,并依托项目做好相关培训课程研发。营销渠道建设上,得同时打通线上线下两条渠道,特别是借助各类展会向外推介,视野要放得更广,此次走进中阿博览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也侧面印证了展会经济是一个地方发展必不可少的平台,无论走出去参展还是办展招商,必须有更多接地气的思路。加之当前兴起的各类创新业态,如何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以更多推广平台汇聚信息、帮扶残疾人士抱团发展,讲好他们的就业创业故事、拓展提升品牌价值?这些问题一旦有了答案,就会有更多“不尤手作”般的品牌立起来、叫得响。

“不尤”这个名字,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要真正帮助残疾人士通过技能逐梦,一个平台的力量尚不足够,还需要全社会大力支持,牢牢把握平等、融合、共享的价值导向,未来才有无限可能。

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