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梦中流萤

2023年10月04日  胡旭

自从住进城市,四五十年过去了,再也没有见过萤火虫。这些年老了,喜欢怀旧,常常梦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家住在铜川东面的矿上,还能领略到渭北乡村四季景色。尤其是那夏天清风流畅的夜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矿上的楼前房后的院子里,辛苦劳作一天的大人三三两两围坐一起,摇着扇子,遥望满天星斗,聊着人间百味、家长里短,不时还让小孩指认天上的星座,不厌其烦给他们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此时,像是有几颗小星星落进不远处楼房的黑暗中,带着点光亮飞来飞去,有眼尖的小朋友看到惊呼,萤火虫来了。小孩子们便一哄而起,欢喜叫喊着追逐而去。

萤火虫不怕小孩,像是逗我们玩似的不往高处去,总保持一定距离在一群小孩前面不慌不忙往黑处飞,把我们带到紧挨矿区的村子里,在没有月光的梧桐树下忽高忽低飞舞,跟小孩玩捉迷藏。

我们都有一个透明的小玻璃瓶,每当捉到一只萤火虫就装进去,看它们集中在一起发出的荧光,比谁的小瓶子明亮。有时好奇,萤火虫怎么会发光,捏在手里仔细看个究竟,还将其贴在眉心,一个个弄得跟哪吒似的,欢呼着连蹦带跳去追赶捕捉下一个。

提起萤火虫,想起南朝萧绎写的一首《咏萤》的诗:“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诗的前两句,是说萤火虫白日附在秋草上,入夜在晚风中轻盈飘飞。接下来的四句则赞颂萤火虫的光彩。最后两句表达萤火虫遇到知音,不惜奉献微薄之力的寓意。唐代诗人杜牧也有《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描写深宫中寂寞的宫女,拿着罗扇扑萤遣怀的情形。古人咏萤的诗还有,李白的“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虞世南的“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韦应物的“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

据说,萤火虫一般在枯草上产卵,大暑节气成虫,翩翩起舞,四处飘飞。它对生长栖息环境挑剔,喜欢在空气流畅、有水、黑暗处生存。近年来,之所以少见,是环境变化,尤其是城镇四处灯光明亮,干扰了萤火虫求偶信息的发送,影响其繁衍造成的。

这几年,听人说,有人瞅准商机,人工繁殖萤火虫装在小瓶子里售卖,引得一些恋人喜欢,纷纷购得,作为求爱的信物待到远离城市的旷野放飞,宣示爱情。还有一些大人买回,给家里没见过的孩童赏玩。

我觉得有趣,但也遗憾,这世界少了一种天然成趣的美好,更加怀念那些个满天星斗的夏夜,渭北山区乡村梧桐树下的流萤。

□胡旭(陕西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