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躬身山海谱写连心曲高歌奋进续写新篇章


2023年10月31日  刘嘉怡

福建省的医疗专家来到闽宁镇卫生院开展对口支援。 记者 孙楠 摄

“闽宁镇道路宽阔,各项设施齐全先进,居民友好热情,环境美丽宜人!”当问及对闽宁镇的第一印象时,从福建来此的援宁队员纷纷发出这样赞叹。

27年,共12批206名援宁干部、3800多名专技人才、54.82亿元帮扶资金……闽宁两地同气连枝、风雨同舟,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携手战贫困、共同奔小康的生动实践。

27年,跨越2000多公里,在这条繁忙的闽宁协作航线上,写下了闽宁两地干部群众将“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奋进征程。

27年,闽宁镇从一沙一砾成长为红瓦白墙,闽宁两地干部群众手牵手,共同谱出了一首躬身山海、齐心奋进的连心曲,书写了一部高歌奋进、山海交融的激昂诗篇。

建设产业园区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

短短4个月,闽宁镇武河村曾经的戈壁荒滩上,“变”出了一座现代化工业园区——闽宁产业园。闽宁产业园的拔地而起,让闽宁镇补齐了产业链短板,农民增收有了良好基础,成为闽宁镇吸引企业落户孵化的“梧桐树”。

伴随着闽宁产业园一砖一瓦的不断完善,建设基础设施、开展招商引资、推出惠企政策等配套工作也在忙碌进行中。来自福建的援宁挂职干部们每日在建设中的产业园区间穿梭,看着崭新宽阔的路面,高大完善的厂房,眼中尽是浓得化不开的欣喜与期盼。“来闽宁镇挂职工作后,一直着力于推动园区招商引资、做好与企业的合作对接,希望能够为产业园的建设作出一些贡献。”派驻闽宁产业园的挂职干部梁超凡说道。

如今,闽宁产业园基础设施、通用厂房与商业配套建设已基本成型,8.13公里的市政道路及综合管道全线贯通,10月底实现园区“七通一平”;16栋厂房主体基本完成落架,预计今年年底完成项目收尾,首批企业可入驻。

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加强,目前引进企业落户13家;9家企业已预订10栋通用厂房,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超1亿元。厦门市、永宁县分别出台了多项招商政策,组织6家商业银行向园区授信超50亿元;两地联动组建招商工作专班和招商顾问团,跨省区招商10余次,接待邀请各地企业家集中考察100余批次,携手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推动闽宁产业园早日完工,成为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的现代化示范产业园区。

课程寓教于乐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如今,在闽宁第一小学,孩子们随口就能哼起一首闽南童谣。作为福建第十二批援宁工作队的支教老师,福建省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的音乐老师康瑾琳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学到了不少悦耳动听的优秀闽南语歌曲。

在闽宁第一小学,康瑾琳结合学校音乐教育现状,与学校4名音乐老师仔细研究教材,围绕教学细节反复讨论交流,探讨沟通教学方法,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个人教学经验和当地学情有机融合,一起探索出了一套具有当地特色的本土化教学模式,让孩子们的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在闽宁镇第二中学,来自厦门市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的舞蹈老师何源是福建第十三批援宁工作队中的一位教师,他带着孩子们跳起了一首名为“听海”的中国舞,排练中,何源仔细纠正孩子们的动作,进行专业的训练。来到闽宁镇第二中学后,何源成了学校里的第一位专业舞蹈老师,腾出舞蹈教室、组建舞蹈队、开展舞蹈课……何源和该校的老师们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渐打磨出专业的舞蹈课堂,为孩子们的舞蹈梦想添砖加瓦。

在闽宁镇的各个学校中,科学课堂、体育课堂上都活跃着多名来自福建的教师们的身影。募集教学设备、开设公益教室、对接研学活动……跨越2000公里的山海,援宁教师们把福建省的优质教育资源带到了闽宁镇,帮助移民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闽南童谣的旋律留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带着海风的舞蹈印在了孩子们的眼中,一批“带不走”的教育资源也留在了闽宁镇的土地上,孕育起闽宁孩子们成长的新希望。

医疗专家接力援宁全力守护群众健康

在闽宁镇中心卫生院,这里科室齐全、设施先进,诊室中常年有操着闽南口音的医生为居民坐诊。

张秀喜是福建第十二批援宁医疗队的队长,援宁一年以来,她的脚步踏遍了闽宁镇的各个乡村。工作中,张秀喜携带着彩超机穿梭于各村之间,累计已为2000余位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免费体检。常年下村开展医疗工作,闽宁镇的一草一木都深深刻在了张秀喜的心中。

到闽宁镇工作以来,张秀喜作为医疗队队长,统筹协调医疗队的各项工作,并开展技术指导、对口交流等,为闽宁镇的百姓健康提供服务。除了为老年人体检,张秀喜还参与了闽宁镇适龄妇女的两癌筛查等工作。她还积极参与各项义诊活动,组织开展各类培训讲座和儿童青少年健康宣讲,提升百姓的保健意识。

作为新接棒的第十三批援宁医疗队队长,叶榕杰已和8位来自厦门市各级医院的骨科、康复医学科、妇产科、内科、检验科等科室的专家与骨干在闽宁镇卫生院展开了工作,队伍中有80后的青年骨干,也有60后的专家坐诊,帮助各个科室处理难题。

“将来的工作将主要集中在推动闽宁镇卫生院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诊疗方面,并积极利用原单位丰富的医疗资源协助处理问题,争取让当地的百姓能够就近就医、就好医,不再需要长途坐车去县里或者市里看病。”面对接下来的工作,叶榕杰干劲满满。

看诊治疗、技术培训、协调资源……从1996年至今,福建先后派出了近千名医疗专家和青年志愿者,援建妇幼保健院和各类医疗卫生院所323个,为数万名山区百姓开展义诊和疑难杂症治疗,守护着宁夏人民群众的健康。

翻阅闽宁协作这本壮丽的书籍,每一页都是由闽宁两地干部群众共同书写的动人章节。产业、教育、医疗、商业、物流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刻画着闽宁干部群众接力长跑的奋进笑容,闪烁着闽宁协作干事创业的智慧光点,记录着闽宁协作大踏步向前奔跑的脚印。遥望未来的章节,闽宁协作还将续写新的鸿篇巨著。

记者 刘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