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双十一”你都买了些什么?

2023年11月10日  冯元春

好用的扫地机。

打蛋勺。

逛商场,发现艺术公仔。

唐老鸭创意存钱罐和置物架摆放在一起。

好用小家电:恒温热水壶。

一年一度“双十一”,如期而至。自2009年淘宝商城将网购促销活动第一次定在11月11日这一天,“双十一”已经走过了十四个年头。“准备入手什么?”“买了吗?”“囤多少?”……从10月末开始,人们就开始热衷于讨论这个话题。

那么今年,对于“双十一”购物,银川人的态度和想法发生了哪些变化?那些生活玩家又开始青睐怎样的好物呢?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购物达人,谈谈他们的态度与看法。

不再囤货,逐渐理性

“今年,从10月起开始缴纳预定金,到货后10件大概退了有9件。”市民李倩,面对如约而至的“双十一”,坦言自己在购物上回归了理性,“总觉得有些东西没必要囤积,而且细算下来,感觉并没有节省太多,购物的时候,没那么冲动了。”

去年“双十一”买的面包机还没用过,前年“双十一”囤的洗发水至今还没用完,冲动消费后,很多剩下的都成了鸡肋……最近,很多喜欢购物的人对记者表示,他们觉得,一波冲动消费后,算算账,发现浪费的钱比打折省得还多。

美妆爱好者张添回忆起自己的购物经历,有点后悔:“前年‘双十一’,囤的乳液、化妆水还有很多没用完,有些甚至过期了。”于是,今年“双十一”,她决定精简自己的购物车,“做一下购物车的断舍离,也挺好,只买必需品。”

倾向于购买“刚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双十一”,消费比较多的人,都倾向于“刚需”,比如家里正在装修,要添置一些家具以及家电的。

策划师纪婷今年家里要装修。她从10月底就开始挑选准备入手的大件,比如冰箱、浴霸、晾衣架、智慧门、宜家的鞋柜和桌子等等,“‘双十一’购买这些家用电器,确实比较划算,粗估一下,我大概省了四五千元。”

摄影师李想就趁着这次“双十一”把一个心仪已久的镜头,还有大疆Mini 4 Pro,果断放入了购物车。“这些都是平时想买但没有太多优惠活动的,攒到‘双十一’活动力度大的时候,一起买的话比较划算。”

开始热衷国货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今年的消费趋势发生了转变,很多人开始青睐国货。

银川人董雪坦言,今年“双十一”的消费从众心理已经淡了很多,而且,董雪觉得自己变得更会购物了。在淘货中,她发现很多性价比很高的国货。“比如化妆品,我以前会比较喜欢买国外的品牌,但从去年开始,我开始喜欢国货卸妆水,卸妆刺激性小,还送一堆小样,圆瓶子的卸妆膏就很好用。”她还喜欢上六神姜汁洗发水,“我们家人都很喜欢,尤其我妈妈,她说洗完不用护发素的,非常润亮。”

因为常年久坐办公,董雪曾经购入了日本很有名的花瓣坐垫,当时买入加上运费共600多元,而且后背支撑感觉不是很舒服。“双十一”淘货时,她发现了国产护腰坐垫,“不仅获多项专利,还有国际设计大奖,价格也很香,买下来150元左右。”董雪说,她在“双十一”购物的淘货大战中发现,不要盲目购买,左右挑选时,可能会找到很多适合自己和家人的好物。

变囤积者为收藏家

以往,每到“双十一”,银川英语老师慧慧都会努力囤货,但她从去年起发现自己购物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平日里,慧慧喜欢美食、旅行,非常热爱生活。她觉得,自己最大的改变,是从一个囤积者变成了收藏家,“囤积这个行为它只是在增加数量。”她从一本书中获得了购物灵感,书中有句话非常好:“囤积者只是在积攒,而收藏家是在策展。”

于是,到了“双十一”购物季,慧慧会买一些她认为实用、美观且有趣的好物。比如说,一个杯子收纳置物架,还有一个唐老鸭创意存钱罐。慧慧说:“平时我收藏的杯子放在外面,比较容易落灰,放入这个时尚的置物架里,就美观干净多了。我又把这个唐老鸭创意存钱罐摆放在置物架上,两件一组合,就成了一个好看的家居陈列。”

还有一个打蛋勺,也是慧慧精挑细选的好物,“这个小勺子,既可以把鸡蛋从开水中方便地夹出来,也可以用做打蛋器,还可以夹面条,一物多用,设计上还很艺术,简直太方便啦。”

记者 冯元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