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地媒体报道,截至去年年底,全国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2800余个,客运业务普遍收不抵支,仅约20%通过“以商养站”方式实现盈亏平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众出行习惯的改变,传统的汽车客运站已经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困境之下,转型是汽车客运站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定制化”“公交化”“客运站+”的运营模式,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的运输服务将成为汽车客运发展趋势。
今年7月,交通运输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汽车客运站转型发展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汽车客运站转型,加快构建网络化、便捷化、多元化的客运站点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要。
转型不仅可以提高汽车客运站的服务水平和综合开发价值,还可以满足现代旅客对于便捷、舒适和安全的需求。大众出行不选择坐汽车,但大家出行的需求仍然存在,灵活化、个性化的订制出行已经遍布银川大街小巷,加上城际公交,满足了对时间成本要求不高的群体。过去用来跑城际的大巴车,转而开展单位团体包车业务。通过这些转型,汽车客运站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公众出行需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充分将汽车客运站的价值挖掘和利用起来。对于地理位置较好,靠近中心城区的汽车客运站,可以充分发挥其地理位置优势,通过场地资源的商业开发,实现“以商养站、以站养商”。
客运站还可以与车企品牌合作,打造专属服务站点,提供包括配件销售、车辆检修及汽车保养的一站式车后服务。甚至可以将新能源充电服务纳入进来,为更多汽车及司机提供服务,以此提升客运站的价值。
周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