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2023年12月06日  孙瑞亭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印发《深圳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从明年起深圳中小学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这一举措让原本有些降温的“课间10分钟话题”再度升温。应该说,课间10分钟的活动自由其实是广大中小学生开展文体活动的一个切口和缩影,以安全之名“圈养”显然是无法实现“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这一目标的。毕竟,想要每个学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校园里听到的就应当是琅琅书声与欢声笑语的交织协奏。

的确,久坐少动、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是导致中小学生近年来近视率、肥胖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随之而来的还有慢性病、抑郁等问题。与此同时,有研究表明,运动只要持续3分钟以上就会对健康产生积极的效果,因而“课间10分钟”的运动时间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较为关键,不能因为时间短就忽视其珍贵性。当然,“课间10分钟”也是受到一系列法律法规保护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七条就明确规定,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

在“课间10分钟”刚引发热议的时候,笔者和正在上初中的孩子谈论此事,倒是得到了正向的反馈:学校和老师并不会限制他们的活动自由,反而会鼓励他们走出教室进行一些常规的活动,活动身体、舒缓精神,而且每天还会有一定时间的课外活动时间,体育课的频次也有增加。当然,谈到“冬季越野赛”这个话题时,孩子也会很吃惊地说“从来没有听说过”。说实在的,囿于场地、安全等因素,现在的孩子是没法像笔者上中小学那时候参加学校每年冬季组织的越野赛,但这也恰恰说明现在的体育课形式早已经更加丰富、更加科学和更加安全。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中小学生的课间10分钟、体育课不被压缩和挤占,在法律法规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空间优化、责任明晰等途径来予以保证,从而真正做到“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当然,学校运动的意外伤害保险等制度要进一步健全起来,毕竟运动本身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既然不能因噎废食,那就通过健全风险保障机制来拉紧安全绳、织好安全网。一方面可以实施科学的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把安全事故风险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可以不断完善校园安全责任制度,引导学校或者学校举办者按规定投保校方责任险,解除后顾之忧。

2022年新华社曾报道过云南一所“零近视”小学的故事,该校536名学生无一人近视,所有孩子视力全在5.0或以上,其中视力最好的能轻松看到5.3。好视力主要有几大“法宝”,学生不能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校,每天睡足10个半小时,营养均衡,学校周边绿水青山,校内绿植环绕,眼保健操与读写姿势正确,而“独门秘籍”则是孩子们每天有3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时间。

当然,我们不能苛求每个学校都能够如此,但这也足以说明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可喜的是,当前,在不少地方出台保障措施的同时,常态化督导检查长效机制也正在建立起来,从而让孩子们“动起来”,展现出激昂的青春活力。

孙瑞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