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肖梦琪)12月12日,兴庆区兴隆社区科普馆内,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小学的学生在科普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充实的科普之旅。这里有一个主馆和六个功能室,包括人体探秘、生命科学、人工智能、国防科普、VR体验等区域,每到一处,同学们都认真地听讲解,仔细阅读图文解说,并亲自动手尝试馆内各种科学小游戏。
据了解,兴庆区有常住人口81万人,社区众多、人口密集,有较大的科普需求。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兴庆区通过实地调研了解群众需求和原有阵地条件,深化“科普+”融合发展,推动社区科普阵地建设,助力大家根植科技梦想。
与此同时,为让科普服务更加均衡惠普,兴庆区成立青少年科技教育学会,将31个学校纳入学会组织,团结引领81名校长、科技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通过“学校+社区+学会”科普志愿新模式,引导中小学师生走出校园,利用社区科普馆打造沉浸式可交互的虚拟互动学习场景,提供多元化生动教学资源。此外,引入专业机构促进“科普+健康”、“科普+教育”等特色科技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除了实施“文明实践、科普惠民”心理健康小屋项目,为辖区单位及周边居民带来心理辅导,还探索建立“科协组织+农学会+农技协+新型农民”模式,广泛开展送知识、送健康、送技术等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据兴庆区科协主席马波介绍,目前兴庆区共有6个科普馆和2个科普基地,未来还将开展联动打卡活动,让广大群众近距离了解科学知识,感受科技强国魅力,树立创新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