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金凤区导师帮带为乡村振兴赋能

2023年12月13日  刘旭卓

“通过导师帮带项目的顺利开展,新丰村在党组织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项目产业发展等方面能力有所提升,尤其是村班子建设有所优化提高,村干部不仅提高了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同时也增长了工作经验,提升了工作能力水平。”近日,谈到导师帮带项目的实施,丰登镇新丰村党支部书记朱桂保这样说道。

围绕产业链、发展链布局人才链,金凤区积极探索“项目+产业+人才”发展模式,依托重点人才项目,促进产才融合发展,强化乡村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培育农业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带头人等各类乡村人才600余人,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1+1+3”党建品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基层治理要用心用情为百姓服务,党员干部要带头示范做表率,推动网格化管理服务,打通基层治理末梢。”这是身为帮带导师的金凤区魏家桥村党支部书记吴树兴对新丰村党员干部说的话。金凤区通过整合资源力量、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帮带模式,从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中“优中选优”确定帮带导师,乡村治理出实效。指导新丰村与魏家桥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在魏家桥村一年多的帮扶下,新丰村探索创建“1+1+3”多元共治模式,探索出搬迁上楼村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导师吴树兴带领新丰村村干部实地参观魏家桥村党建阵地,讲解魏家桥村党建品牌的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并结合新丰村村情,指导新丰村开展“一村一品”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成功打造“新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设立阳光议事亭,建立党建引领“居民说事议事”制度,深化新丰村“1+1+3”多元共治模式,以“1个帮带机制”“1个团队”(两长六岗两队伍制)和制度+体系+流程三套组合拳为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整合辖区党员力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村里设立了阳光议事亭后,小区绿化、道路维修等事情,居民和村干部一起商量,很快就得到解决了,特别好。”新丰村村民纷纷对这些新变化点赞。

“项目+产业+人才”促产才融合发展

金凤区积极探索“项目+产业+人才”发展模式,依托重点人才项目,促进产才融合发展,强化乡村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金凤区良田镇泾龙村党支部书记李德清对此深有感触:“作为帮带对象,我们邀请帮带导师长城中路街道宁安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瑞参观了泾龙村分拣中心、蔬菜交易市场、菌菇种植扶贫车间,走访调研了泾龙村“最美庭院”示范户、安置区。”李德清说,王瑞书记传授了共驻共建、产业发展、扶贫销售方面的工作经验,大家收获很大。

金凤区不断创新导师帮带平台和载体,不断深化导师帮带成效,助力乡村振兴。和顺新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移民致富提升中的引领作用,深化“导师帮带制”工作机制,构建“支部引领、科技促进、企业示范、导师帮带、党群互助”模式,打造了和顺新村党群创富帮带基地,组建了草莓种植、西红柿种植、种养循环体等帮带小组,通过现场问诊、交流座谈、学生出题、老师解答等方式,解决党员群众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辐射带动近400名党员、团员、退伍军人和群众从事设施农业。

结合良田镇移民地区属性和产业发展需要,依托良田镇光明村高标准智能化育苗基地(扶贫车间)和银川鸿盛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在光明村深化“导师帮带”机制,开展嫁接育苗“田间学校”培训,由银川鸿盛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搭建帮带平台,从山东、广西聘请蔬菜育苗专家、技术人员担任帮带导师,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名师专家”请到种植现场,面对面传经验、手把手教技术、一对一解难题,有效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使移民群众真正学到实用技术,为金凤区输送技术型嫁接人才,目前已培育20名成熟嫁接工。

“电商+助农+人才”汇聚发展新动能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电商也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金凤区积极探索创新“电商+助农+人才”模式,启动实施新农主播人才培养计划,并依托银川市“导师帮带”乡村振兴人才凝聚计划建设项目,在园林村打造“共享直播间”,开设“大美良田”等平台直播账号,成立了园林村导师帮带联系站,包括8个专家导师和两个农民导师,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对农户进行指导。

“通过导师帮带,我们学到了很多直播方面的知识,依托‘大美良田’直播平台账号,我们很有信心将特色农产品销售出去。”园林村妇联主席惠菊花笑着说,自己也是村里的一名主播,导师帮带项目让村里不少妇女从农户“变身”主播,为电商助农打下了基础。园林村和银川科技学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导师帮带”结对关系,搭建交流平台,通过深化党建+农村电商模式,拍摄短视频,挖掘培育网红,继续不断开展专业直播培训,促进乡村振兴。

12月8日,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电商直播基地正式开始试播。依托导师帮带项目,润丰村邀请宁夏中德易家信息科技机构专业老师为润丰村村民进行电商系统化培训。老师给学员逐个讲解了直播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设备名称、使用到如何开始正式直播等问题为学员现场解答,导师手把手的辅导,使每个学员都能入局新媒体,并策划、拍摄、剪辑、发布完整的作品。以此带动村民创新创业,提高村民互联网技能素质和整体收入,助力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记者 刘旭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