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农民高级农艺师王生保正在忙碌。
“我也有职称了,评的是农民高级农艺师,是副高级,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职称,更多的是对我多年从事农业积累的技能水平的认可。”12月20日,永宁县惠丰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生保高兴地说。
近日,银川市公布2023年农民职称评审结果,有56人获得职称,其中初级18人、中级24人、副高级14人。
高素质农民带领乡亲向前走
近年来,我市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同时为了激发高素质农民创新创业活力,发挥他们在产业发展、示范带动等方面的能力,开始为高素质农民授予职称。
这些取得职称的高素质农民,都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能人。他们有的是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农技专家,有的是乡村种养大户、技术能手。他们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奋斗,在实践中找到了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自己致富的同时,还带动周边的父老乡亲一同携手向前。
“随着年轻人进城发展,乡村劳动力越来越少,我认为农业必须要走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所以这几十年来我一直在这方面不断探索。”王生保说,他是永宁县最早尝试土地流转的种植大户,乐于尝试新品种、新技术和农业新装备。
多年来他与科研院所展开深度合作,在田里实验种植小麦和水稻的新品种,同时采用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并引入农田滴灌、新型农机等农业新装备,始终在实验示范的道路上不断追求。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王生保的农业知识储备量却让人惊叹,小到各类农作物的生长特性、种植管理方法,大到各地土壤气候特点等等,他都能娓娓道来。
近年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像王生保这样既有娴熟的种植经验,又有丰富的农业理论知识的高素质农民,自然而然成为了乡村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多年来,这些从田间地头成长起来的农业专家,已成为了我市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官方认证”给足干事信心
据了解,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定不唯学历、不唯年龄、不唯奖项、不唯论文,面向的是从事农业专业技术工作且具有相应专业技能的骨干人员。“评定的重点是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综合能力。”银川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今年全市共有115人申报,其中35人申报初级、45人申报中级、35人申报副高级。我市建立了全市高素质农民职称资格评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共25人,由熟悉农业农村领域工作且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中级及以上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农民职称主要有3个:农民助理农艺师(初级)、农民农艺师(中级)、农民高级农艺师(副高级)。今年经过评审组实地走访和评审,最终有56人获得职称资格,淘汰率为50%。获得职称的高素质农民,既可以优先参加乡村振兴类继续教育专项培训或全区高素质农民领军人才高端培训,也可以优先承担农业科技实验示范推广任务,参与农业科技开发、推广和农业生产项目,还能优先享受国家规定的信贷、税收、金融担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农民职称评审,就是要通过‘官方认证’的方式,让这些乡村能人更有尊严、更加体面,让他们在干事创业中拥有更多机会、更大底气,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
记者 梁小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