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治理“水团”维护演出市场秩序

2023年12月28日  周志翔

近日,在石家庄大剧院比利时皇家爱乐乐团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高喊退票,吐槽演出太“水”,此前的宣传文案显示,“比利时皇家爱乐乐团在比利时独立后,成为比利时王国唯一一个拥有400多年历史的欧洲级国家宫廷爱乐乐团”,该乐团同时也是“比利时王国唯一入选欧盟级皇室专用乐团的交响乐团”。记者通过其英文名称查询到该乐团是比利时鲁汶的一个2007年成立的地方非营利性乐团。在该交响乐团的官网以及社交媒体上,没有看到“皇家”字样,也没有提到欧盟演出。

年末岁尾,以室内音乐会为代表的文化演出市场热闹起来,各种冠以高大上前缀的乐队、乐团巡回演出粉墨登场。名符其实的正经乐团自然能给听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但也有“水团”假借皇家、爱乐等头衔充斥其中欺骗消费者,不仅伤害了文化演出行业,也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防止“水团”演出充斥市场需要政府、监管部门、演出举办方和观众共同努力,提高整个演出市场的品质和水平。

建立严格的演出审批和监管机制。落实前期演出审批,是杜绝“水团”的前置措施。需要严格落实演出举办方必须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并经过审批才能进行演出。监管部门可以对演出进行全程监管,对于存在问题的演出进行及时处理和处罚。

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提高演出行业准入门槛,对演出举办方进行资质审核,确保只有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演出举办方才能进入市场。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演出举办方进行处罚,此方面可以鼓励观众对“水团”演出进行举报,提供相关的证据和线索。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观众的举报,对存在问题的演出进行调查和处理。

文化演出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水团”演出,维护来之不易的演出市场,规范市场秩序,是对真正为文艺演出付出的演职人员的保护。演艺单位及有关方面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用高品质的文艺作品吸引观众进入剧院。作品质量的好坏,演员水平的高低终究是要接受观众的检验。随着观众对演出的鉴别能力和维权意识不断提升,再想通过虚构头衔来宣传欺骗观众必然会受到惩罚。

周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