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援贝宁医疗队队员郎志存书写大爱与担当

自掏腰包给危重患儿买急救药品

2024年01月08日  李姝

郎志存救治当地患儿。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3年,中央宣传部授予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时代楷模”称号,中国援贝宁医疗队队员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儿科主任郎志存作为代表之一获此殊荣。郎志存曾两次参加援贝宁医疗队工作,先后在贝宁工作生活了4年。其间,郎志存诊治门急诊患儿9380人次,住院患者8413人次,抢救危重患儿2017人次,让无数家庭重获希望。

不惧危险

诊治艾滋患儿

在贝宁共和国,艾滋病的感染率达8%,因此洛克萨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艾滋病人或者病毒携带者。2011年5月7日,有个10岁男孩因“高热、惊厥伴昏迷”被送入院,他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高度怀疑“颅内感染”,急需要做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化验才能明确诊断。因为没有腰穿专用的穿刺针,郎志存只好用注射器针头代替,由于患儿烦躁不安,不能配合检查,2次穿刺都未成功,在进行第三次穿刺的时候,患儿突然惊厥发作,郎志存的手不小心被穿刺过的针头刺破,他快速消毒处理后,继续为患儿做完了检查。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郎志存都是在忐忑不安中度过的,直到数次抽血化验显示HIV是阴性的,他才放下心来。郎志存一直坚守在门诊一线,并积累了经验:“如果见到患者有发烧不退,腹泻不止,结核久治不愈,口腔黏膜经常有霉菌感染或是极度消瘦等症状,我会优先考虑是艾滋病,再通过检查HIV多半数都是阳性结果,很少有判断失误,当地同事都笑称我是‘艾滋医生’。”

救死扶伤抢救危重患者

医疗条件差,技术水平落后,缺医少药,患者多,危重病人多是当地儿科的特点,大量的危重症患儿挤在一间称为监护室的病房里。而这间监护室除了有一台外国人捐赠的制氧机和吸引器,再没有任何的抢救设备,就连最基本的儿童用的血压计都没有。在这样的条件下,郎志存和队员每天都上演着与病魔的生死战。诊断靠经验、监护靠眼耳(看和听诊器)、救命靠手口(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复苏)就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没有条件,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工作,这是我一贯坚持的工作原则。”郎志存说。让郎志存印象深刻的是在2013年2月17日,原本休息的他突然接到值班护士电话,有危重患者需要出诊,他立刻赶到医院病房,原来是3个4个月大的三胞胎婴儿,均为“高热、水样便、抽搐”入院,根据症状和体征郎志存诊断为“恶性疟疾、伤寒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最严重的是最小的孩子,已经处于休克状态,生命危在旦夕,需要立刻输血、补液、抗休克治疗。但家属只要求抢救那两个病情较轻的,要求放弃抢救病情最重的孩子。郎志存问其缘由,原来是他们没钱再买抢救药品和输血,郎志存二话没说,掏出口袋里的钱,到药房买来了所需的补液和急救药品,立刻进行抗休克和输血治疗等抢救措施。经过1天的治疗,患儿终于转危为安,又经过几天的巩固治疗,3个孩子都痊愈出院。

在援外的4年时间里,郎志存诊治门急诊患儿9380人次,住院患者8413人次,抢救危重患儿2017人次,同时开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蓝光治疗、新生儿窒息复苏术、儿童心肺复苏术等新业务。

“互联网+医疗健康”助力援非事业

为了让贝宁人民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郎志存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在贝宁洛克萨中心医院建立了“贝宁(洛克萨)—中国(银川)远程会诊中心”和“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并首次使用远程会诊系统进行专家会诊,同时在远程视频指导下为贝宁一名巨大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

患者多次就诊于当地及周边医院均未得到有效治疗,于是选择求助中国医疗队。考虑到肿物大且毗邻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手术难度及风险大,于是郎志存申请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进行远程会诊及远程指导手术。经前期会诊,最终明确了手术入路、肿瘤切除方法等,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当地时间2023年3月29日上午8时30分,由中贝双方共同组成的手术团队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的指导下跨越时空限制,历时2个小时肿瘤成功离体,测量肿瘤大小约10×7cm。

“远程会诊中心的建设打破了传统的医疗模式,实现了中国援外医疗史上通过远程会诊实时在线视频方式指导下实施手术的零的突破,成为我国援外医疗队‘互联网+医疗健康’远程指导手术应用与发展的里程碑。”郎志存说。

发扬国粹银针显神通

郎志存还将针灸这一中国的传统医疗技术带到洛克萨中心医院。脑型疟疾所引起的惊厥是导致疟疾患者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是因为贫穷,很多患者家属买不起镇静药,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不治身亡。于是,郎志存想到了中医。“用针灸刺人中、合谷穴位有着很好的止惊作用,不用花钱又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何不一试?”

于是他利用第一年回国探亲的机会,买了很多一次性针灸针,返回贝宁后便用在了临床上,没想到疗效出奇得好。郎志存也把这一技术教给了当地同事并赠送他们针灸针。小小的银针,不但治疗了疾病,更连起来中贝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之后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郎志存带领第23批医疗队在贝宁科托努市苏卢莱雷区大学医院建立“中医诊室”并正式开业运营,中国的传统中医走出国门,在非洲大地上开花结果。

此外,郎志存还经常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的津贴资助当地患病儿童,并设立“救助基金”。“虽然钱不多,但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想动员更多的医疗队员加入进来,把这个救助基金一批批传下去,让这份爱心永恒!”郎志存说。

记者 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