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户正在修建枝叶。记者 刘嘉怡 杨小龙 文/图
寒冬腊月,气温持续走低,但在永宁县望洪镇前渠村的葡萄种植温棚中,却是一派火热繁忙的景象。种植户们正在修枝剪叶、抹芽定梢,在农业“导师”的指导下呵护着每一株葡萄苗,为几个月后葡萄挂果丰收打好基础。
引进新品种 应用新技术
“大家在给葡萄修枝时,要将无用枝条全部剪去,尽量留下充分、芽眼饱满肥大的新梢……”在种植户杨茂文的温室大棚里,一行行葡萄藤架整齐排开,青绿小巧的枝芽搭在架上向上攀升。时下正是葡萄管护的关键时期,作为镇上的种植“土专家”,杨茂文拿起工具向前来请教新品种葡萄剪枝技术的种植户分享经验。
望洪镇位于黄河之畔,灌溉便利,光照充足,凭借着优越的地理气候优势,望洪镇以专业合作社为阵地,带动村民建温棚、种葡萄,打造“鲜食葡萄”新品种培育示范基地,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然而,随着葡萄品种老化和同质化问题显现,葡萄售价持续走低,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探索新模式成为望洪镇葡萄特色产业向前迈进的突破点。
对此,望洪镇以“导师帮带”为抓手,邀请浙江大学贾惠娟教授、宁夏大学孙权教授通过现场教学、专题培训等方式,传授葡萄种植的新品种新技术,吸引了周边设施葡萄种植户200余人观摩、学习,辐射带动50余名农户学习葡萄种植技术,帮带对象王建军、吴彦萍、王雪花、马新海等群众采用新技术种植鲜食葡萄9栋,增加收入30余万元。
实施导师帮带 促进农民增收
“许多新品种大家以前都没见过,在更新换代时也有所顾虑。”杨茂文告诉记者,为了打消村民疑虑,他和其他种植大户率先将自家的老葡萄树挖掉,改种新品种葡萄树,并引进了更为先进的剪枝技术和管理理念,以进一步提高葡萄品质。截至目前,望洪镇已建成葡萄温室大棚近1000栋,包含巨玫瑰、蜜光、葡之梦、南太湖特早等消费者认可度高的葡萄品种。
“实施银川市‘导师帮带’乡村振兴人才凝聚计划,聚焦农业现代化发展、锚定乡村产业人才发展需求、探索特色人才培育模式,是永宁县汇聚、激活和培育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举措。”永宁县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永宁县积极申报银川市“导师帮带”乡村振兴人才凝聚计划23个,选派24名“老乡镇”“土专家”“田秀才”做导师,通过“普通话+方言”“讲理论+讲技术”的方式,深入田间地头说农家事、谈致富经、开技术方,帮带438名农户成为种植能手、养殖大户,提供近1200个就业岗位,辐射带动3000余名农户发展农业产业,不断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