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难以忘怀的一天,《长安三万里》全国统一放映,我期待已久终于如愿以偿地看到了这部影片。
电影故事发生在大唐安史之乱爆发后,以西川节度使高适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他自己经历的那40多年间发生的事。
故事开始,年近半百的高适接受程公公的问话。高适的大半生,是从认识李白这位人尽皆知的大诗人开始的。幼年高适,读书笨拙,常遭取笑,但他的父亲文武双全,而他的祖父,更是曾经用他们高家祖传的高家枪法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而被封为大将军的英雄。可天妒英才,高大将军却在42岁时不幸染病去世。那时,高适的父亲知道,自己只有高适一个孩子,如果自己去培养他,这远近闻名的高家枪法,就不会失传。于是,在高适父亲的精心培养下,高适的枪法也练得出神入化。
好景不长,在高适20多岁时,他的父亲也离他而去。家徒四壁,于是高适决定,要“直去长安,叩天子门。”在途中,他遇到了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人——李白。在这之后,他又结识了杜甫、王维……从此开始了他精彩的一生。
壮年高适,开始到处求职,可无奈无人把他推举到朝堂之上。于是高适选择了参军,他因为高超的相扑技术得到了一支马队,负责侦查敌情,却在一次任务中被土蕃军队发现。结果,20多人的马队,到最后只剩三四个人。可当他们回到军营时,却发现其他人还在载歌载舞,于是高适离开了军队,回到了家乡。
在家乡,高适时而种田,时而垂钓,时而读书,时而习武,有一天,他收到了李白的来信,说要请他去扬州。高适是个老实人,说去就去。几日之后,他便踏上了扬州的土地。那里美极了!有美景,有玉人,简直就是这乱世之中的人间仙境!
在离开之前,高适还遇到了一位公子,那公子的父亲是一位大将军。意外的是,他们家也有祖传的武功,是剑法。那朋友的身姿灵巧又敏捷,像一只飞燕一般,闪着寒光的长剑挥舞时发出嗖嗖的风声,英姿飒爽!
又过了10年,高适已是不惑之年,安史之乱爆发,土蕃军造反。高适从一个小小的八品小官,半年之间成了三镇节度使,并在平息安史之乱中立下了大功。平叛之后,他回到了长安。在那年冬天,李白去世,两年后,高适也随之而去。
小作家:齐柯怡
银川市阅海小学五年级(9)班
指导教师:田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