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年内首次降准落地稳增长货币政策空间充足

2024年02月07日  向家莹

春节前夕,央行为市场送来“万亿”利好。2月5日起,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拉开了2024年货币政策靠前发力的序幕。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0%。同日,央行还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95%,与此前持平。

业内人士指出,降准作为重量级货币政策工具,具有较强信号意义,不仅体现了政策加力的趋势,还通过“真金白银”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有助于国内经济基本面不断恢复向好。展望后市,2月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进一步下调仍有空间,同时,2024年货币政策在发力空间、结构优化、政策协调等方面也将有更多新看点。

从降准时点来看,业内人士分析称,之所以选择春节前落地,是因为历年一季度,都是经济力拼“开门红”的重要窗口期,且每年春节前夕,受居民集中取现、企业发放工资以及长假因素等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一般会出现较大缺口。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央行已通过MLF超额续作、新增PSL等方式投放流动性逾2万亿元,但据市场估算,今年春节前流动性仍有一定缺口。

降准提供的流动性供给,也将稳住货币市场利率,有利于金融市场稳健运行。“此时降准,可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为信贷增长提供‘粮草弹药’,平抑资金面的短期波动,畅通政策传导机制,降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缓解商业银行不断收窄的息差压力,增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让利创造空间。”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任涛表示。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无论降准还是降息,后续都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比较丰富,可根据经济增长情况、物价运行情况选择。“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多是通过再贷款等路径,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投向需要的领域。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目前央行专门成立信贷市场司,可能会通过信贷政策引导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五个重点领域。这也会进一步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为后续优化信贷结构创造更好条件。”曾刚指出。

此外,货币政策也有望与前期政策形成合力,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向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