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诊上看,儿童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寒假期间,门诊量40%是关于儿童视力低下的问题。”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李琼介绍。进入寒假,孩子们可以摆脱紧张的学业,享受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然而假期也可能成为他们视力下降的高发期。无节制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无疑是对视力的一大威胁。
近视后要及时戴眼镜否则度数会“狂飙”
“就诊高峰期一般是在开学前两周和开学后两周。”李琼介绍,近期,门诊因近视就诊的儿童一天在15人左右。近视的原因很多,有遗传因素、发育因素等,此外,还有因不正确验光配镜造成的近视,无节制看电视、电脑,读写姿势不正确等都可能导致近视发生,李琼建议家长要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让李琼无奈的是,很多家长带孩子来医院,通过医学验光发现孩子真性近视后,却不愿给孩子戴眼镜,他们普遍认为越戴眼镜近视越重,“这种概念是错误的。真性近视是治不好的,戴眼镜虽然不能控制近视增长,但可以让近视增长得慢一点。”李琼说,不戴眼镜导致孩子近视增长,过一两年眼睛实在看不见,再来医院检查,往往会一下增加两三百度,甚至三四百度,这时家长才心急如焚,但后悔莫及。
让李琼记忆深刻的是,一年前,7岁的彤彤第一次到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时,裸眼视力0.4,经过散瞳验光发现孩子双眼100度近视,孩子家长没当回事,没给孩子配镜,后来彤彤总说自己视力模糊,看不清东西,近日再次来医院检查,裸眼视力0.1,近视增加至300度,眼轴增加了1mm。李琼建议家长们,当第一次发现孩子近视后,就要正确佩戴眼镜。
6岁儿童近视500度假期要注意防控
去年寒假,李琼接诊过的小患者中,近视最严重的是一名6岁儿童,近视500度。李琼介绍,这个孩子有家族史,爸爸妈妈都是高度近视,孩子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平时手机不离手,上学体检时发现孩子视力很差,来医院检查时孩子已经近视500度了,眼轴25mm。
“寒假是近视防控的重点时段,中小学生正处于屈光发育的敏感期,定期进行视力和屈光度检查,可以清楚了解孩子的远视储备量或近视状况,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家长要主动关注孩子的眼部健康,发现孩子有视物眯眼、皱眉、歪头、视力下降等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李琼说。
远视储备是监测屈光度发展的重要指标,由于过早过多的近距离用眼,一些儿童青少年在6岁已消耗完远视储备,其在小学阶段极易发展为近视。正常情况下,6岁儿童应当有+1.0—+1.5D的远视储备。家长应在寒假期间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减少孩子近距离用眼,有效保护孩子远视储备。
近视后要及时戴眼镜 否则度数会“狂飙”
“户外活动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近视方法。”李琼介绍,户外活动可间歇进行,可以增加户外活动频次。建议每天在户外阳光下活动不少于2小时,每周累计不少于14小时。户外活动的关键是“户外”,而不是活动内容、方式和强度等。即使寒假期间,室外温度较低,在做好防寒保暖的情况下,也要经常到户外活动。
李琼介绍,各种球类运动都是很好的户外运动方式,在打球时,双眼追踪球类远近运动轨迹,可以有效锻炼睫状肌,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同时,跑步、做操、游戏、散步等都是不错的户外运动方式。
电子产品难杜绝建议一次最多看20分钟
寒假期间,孩子们使用电子产品确实难以杜绝,李琼建议,观看电子屏幕要适时休息,建议看屏幕20分钟后,抬头远眺6米外至少20秒,即“20—20—20”口诀。3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接触电子产品,学龄前儿童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儿童青少年每天娱乐性视屏时间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使用电子产品,建议使用次序为投影仪、电视、电脑、平板,不建议用手机。总体原则是屏幕越大,分辨率越高越好,根据环境调整亮度。当周围环境较暗时,要打开房间灯光照明,避免在较暗的环境下使用电子产品。观看电视时,眼睛应距离电视屏幕3米以上或6倍于电视屏幕对角线的长度。
此外,春节期间聚餐多,要避免暴饮暴食,做到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鱼类、豆制品和鸡蛋等优质蛋白,也可适量食用胡萝卜、蓝莓等富含对眼睛有益维生素的食物,少摄入甜食、碳酸饮料和油炸食品。
记者 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