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少奇在工作中。
春节期间,在永宁县鸿源水处理有限公司依旧能看到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他们兢兢业业地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让排放的污水经处理后化作涓涓清流。
永宁县鸿源水处理有限公司原为永宁县第一污水处理厂,承担着永宁县城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重任,春节期间这里依然满负荷运行,污浊的废水聚集在这里,需要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一系列处理,达到排放水标准后才能排入人工湿地。每天一早,技术员吕少奇都要来到中控室与同事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排查核对有无数值超标的现象。
“中控室能体现污水厂所有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有故障及时去维修或者更换,进水主要怕偷排,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会导致菌群大面积死亡、生化端不达标,最后还得花上几倍的人力物力,都还不一定能解决。”吕少奇告诉记者,除了在电子屏幕上检查生产线外,每间隔2小时他都会和同事巡检一次,查看各车间的设备、仪表参数是否运行正常,并反馈现场情况。
在粗细格栅车间,尽管记者戴着口罩,但是依然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当看到机器里有淤堵的垃圾时,吕少奇和同事不怕脏不怕累,立马拿着工具清理了起来。“这些每天都要做,一天得拉好几车,堵住的话,后端设备没法运行。”吕少奇说,平时接触的虽然是污浊发臭的水,但他也早已习惯。一般在冬季,污水处理运行都还算正常,但是遇到下雨天的时候,特别在下暴雨时水量会骤增,污水处理运转超负荷,那时候他们就要早早做好准备工作,不能让道路上漫水,更不能影响到居民生活区域。
2017年至今,吕少奇和污水打交道已有7个年头,看似一份普通的工作,但在他的眼里却意义非凡。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是一种坚守和传承。“污水处理最终要达到城市污水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的标准,最后到中干沟人工湿地,自然净化到四类水进入黄河,虽然岗位平凡,但责任是重大的,看到污水变干净水,能为保护生态环境出一份力,这也让我明白坚守的意义所在。”吕少奇说。
记者 昂莹莹 李海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