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花灯念

2024年02月26日  李朔

儿时,我们家的花灯都由心灵手巧的奶奶来做。

大年初一一过,奶奶便催促着爷爷去田地里砍竹子回家了。元宵节前几天,奶奶一有空闲的时间就开始忙活,用镰刀削竹,劈竹,再用竹条扎成圆柱体的骨架。她总说,慢工出细活,做花灯也好,做其他事情也好,都要用心对待,细心完成,马虎不得。

奶奶是退休的老教师,在我眼里,奶奶的脑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以及语文课本上的唐诗宋词。奶奶在做花灯时,总会“见缝插针”给我和弟弟“上课”,教我们念古诗词。其中最应景的当属“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年少的我们不懂得其中的含义,奶奶见我们听得一头雾水,总是慈爱地笑着解释道:“孩子们,对于古诗词,不用想得太复杂,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就行,有月无灯不算春,意思就是必须要有灯呵。”

在做花灯的间隙,爷爷也没闲

着,在一旁冲好三杯潮汕功夫茶,吆喝着我们喝茶。再拿出笔墨纸砚,让我和弟弟“比赛”:在宣纸上画出吉祥的图案和默写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还笑眯眯说道:“谁画得好,写得对,就能有额外的奖励。”为此我和弟弟在平日里也养成了背诵古诗词的好习惯。奶奶总会拿起我们画好图案和写好古诗的宣纸,端详一番,在月光下笑成了一朵花。而后竖起大拇指,称赞弟弟画的图案栩栩如生,我默写的古诗一字不差,俩人打了平手,都有奖励。说罢,便拿出浆糊把宣纸细致地糊到骨架上,将蜡烛插在底部,点亮蜡烛,一盏盏花灯便大功告成。我和弟弟提着做好的花灯心满意足跑出家门去“营灯”了。天上月辉清洒,地上红灯漫行,最欢快的是我们的笑声。

如今商场里,各式各样的花灯应有尽有,我也随时可以买到千盏万盏花灯,却再也等不到奶奶为我做的那一盏花灯了。我常常怀念奶奶在月光下做花灯的情景,那一盏盏花灯里,有着奶奶最质朴的爱,一直照亮着我前进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