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穿越时光 走进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2024年03月11日  王敏

少年足球队的快乐时光

老照片

《银川一中少年足球队》

讲述人:李来学,75岁

这张照片是1966年4月拍的,那年我16岁。当时,为了参加暑期在青岛举办的全国少年足球比赛,我们球队的队员在教练的带领下,积极在校备战。记得是那年4月24日,训练结束后,教练带着我们全体队员,在当时银川的宝珍照相馆,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

之后的几个月,我们就开始参加全区选拔赛,一场场比赛踢下来,终于到了最后关头,我们要和石嘴山一中的足球队一决高下,谁赢了,谁就可以参加全国比赛。现在想来,那时真的是全心投入去准备比赛,每天训练再辛苦都不觉得,就是一门心思,想和球队一起代表宁夏青少年在全国比赛上展现水平。

令人高兴的是,那一场比赛我们赢了,我们都期待着可以去青岛比赛了。可遗憾的是,因为当时一些特殊原因,这次全国少年足球比赛取消了。可想而知,那时候我们得知这个消息是怎样的心情。还好,有这张照片做念想,也算是弥补了当时的一些遗憾。

1969年2月,19岁的我从银川一中参军入伍。在紧张的军旅生活中,我们连队还专门成立了足球队。能继续踢比赛,我真的很高兴。有一次,我们足球队还与部队驻地的甘肃省古浪县足球联队进行比赛。结果,我们连的足球队基本场场获胜,真的是令人难忘。2005年5月,55岁的我退休了,在足球场上是跑不动了,但我加入了银川市军休所战友艺术团,老有所乐嘛!

光阴似箭,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照片上的少年都已经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了,有的同学已不在人世,但现在看着这张照片,那时在银川一中少年足球队的快乐时光让我永远怀念。

1990年的幸福时刻

老照片《幸福时刻》

讲述人:黄占军,55岁

我老伴不好意思介绍,那就由我来说说吧。1990年,农历12月,我们结的婚。那年我22岁,她比我小3岁。我们是同村,一个队上的,村子就在现在的宁东。

虽然同村,但结婚还是需要有媒人说媒,说了媒,两人认识了,后来觉得合适,就谈婚论嫁了。那时候结婚的流程倒不复杂,说好彩礼,买几件衣服,结婚证一领,再在村里办上几桌酒席,就算是结婚了。

从备彩礼、布置婚房、置办家具,到备酒席,方方面面也就花了1万元。不过,那时候一个家庭一年收入也就两三千元,所以这些钱也是攒了四五年,专门娶媳妇用的。当时,我们的婚房有七八十平方米,一共隔了四间,我们那屋布置了一个大立柜、一张床、还有一个写字台,电器就是一个录音机,这就是当时全部的家当了。结婚那天,我们村上五六十人,坐了七八桌,一起来庆祝我们结婚,一挂鞭炮、一把喜糖、一桌好饭,还有长辈们的祝福,简简单单,热热闹闹,一个家,就这么成了。

不过这张照片,我都不知道是谁拍的、啥时候洗出来的。只记得当时我们是在交换戴胸花,就像现在新人交换戴戒指一样,而且结婚前,我们还专门去乡上的理发店做了头发。

过去结婚,都是春天说媒,冬天结婚,因为夏天天热,酒席吃食放不住。你瞧我们身上的衣服,都是当时专门做的结婚穿的棉服。这两身衣服,我们现在都还留着呢。这些年,我和爱人一起经营着一家餐厅,两个孩子也各自成了家,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挺好。

一代人的青春岁月

老照片《47年前的宁夏农垦医院和青春的我们》

讲述人:刘淑珍,67岁

我是山西人,1973年到银川的,照片上的另外两名护士,一位是北京的,一位是河北的,大家在银川相遇,也是一种缘分。

当时的宁夏农垦职工医院主楼是两层楼,后面有两栋病房,都是平房,分内科和外科。医院周围都是田地,那时候风沙特别大,尤其是入春后,感觉风就没停过。那时候我们全院医护人员一百来人,住的都是土坯房,一般五六个人住一个房子,冬天得烧炉子,但风大的时候,屋里还是冷得让人难以入睡。

记得医院里还经常办各种学习班,英语课和医学基础培训最受欢迎,有时候还会安排我们到各个大医院去进修。那时候,4路公交车从北门出发,终点站就在我们医院附近,一趟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而且公交车很小,每次坐车的人特别多,总是挤得满满的。

当时我们医院中西医都有,每年秋季杏子红的时候,我们这些学中医的,都要上山采药,主要就是挖黄芪,一上山就要在山上吃住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山上住的地方更是艰苦,是那种用石头垒起的房子,里面经常会有老鼠出没,蚊虫叮咬更是常事。每天天不亮,我们就出发去采药,山路特别陡峭,磕磕碰碰的都习惯了。不过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工作也没有耽误,现在想想,那时候的人都特别能吃苦,特别坚强,只要工作需要,一定会认认真真完成好,再苦再累都不怕。

现在看着这张照片,心里特别感慨,那是属于我们一代人的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