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父母的习惯性泼凉水让我的人生体验成了负分

2024年04月16日  吴璇

拥有一对扫兴的父母是什么体验?这是一个在年轻群体中很有热度的话题。很不幸的是,我的父母就特别扫兴,他们特别喜欢在我高兴的时候给我泼凉水,就好像我的开心是一种罪过一样。

“又不是考满分,

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爸妈爱泼凉水的习惯,从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小时候,他们对我的教育抓得很紧,还没上小学,就已经教我认识了2000多个字。因此我的起步就比其他孩子快一点,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对我来说特别简单。我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开心的事情,可每次我兴奋地对父母“显摆”自己又拿了满分时,得到的永远是一句:“还不是我们从小教你认字,你拿满分是应该的,有什么可高兴的?要是拿不到,那就丢人了。”

我的好成绩对他们来说不值一提,但不足之处却被他们不断放大。和许多偏科的孩子一样,我从小数学就不是特别好,小学时也就是80多分的水平。为了不让数学拖后腿,我下了很大功夫,终于在四年级的期末考试中,拿到了98分。当我兴高采烈去给爸妈展示自己的进步时,面对的还是他们一如既往的冷淡面孔,妈妈敷衍地夸了我两句,爸爸更是直接说:“又不是考满分,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妈妈的评论格外刺眼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爸妈不仅不会为我的优秀而高兴,甚至还会在日常生活中,对我的快乐进行打压。印象最深的是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十一”假期我没有回家,而是和朋友一起去了甘南草原玩。我们在大草原上住帐篷,骑马、参加篝火晚会,玩得特别尽兴,我忍不住拍了许多照片发朋友圈里,收获了朋友们的很多点赞和祝福,可唯独我妈的评论显得格外刺眼:“父母省吃俭用,给你钱供你读书,不是让你去旅游挥霍的。”看到这句话我心里特别不舒服,因为这些钱都是我从生活费里省出来的,而且为了省钱,我们都是穷游的。

除了这件事外,父母还经常盯着我的朋友圈,我吃了一顿烤肉,他们就说自己都舍不得吃肉;我买了一件新衣服,他们就说自己的外套穿到袖子破了也不换,可其实他俩的工资加起来也有1万多元,应该不至于这么节俭。

针对这个事情,我也跟他们提过很多次,说过自己的感受,可是他们都不以为然,还觉得我是小题大做。这些我都可以忍,但我不能接受的是,他们对我的好意也一样地排斥、打压。

我丢了追寻快乐的勇气

去年年终,我接了一个大项目,挣了好几万元,就张罗着给父母和公婆家各买一个按摩椅。怕他们觉得铺张浪费,我特意只说了原价的三分之一,公婆倒是很高兴,可父母一听花了好几千元,当时就不乐意了。他们先是把我一顿训,说我不会过日子,乱买东西,接着就非要去商场退货,搞得我和老公特别尴尬。

休小长假,我和老公本来打算再请个年假,带上两家老人一起去云南玩一玩。可当我给爸妈说了这个事情后,他们反应冷淡,甚至还有点不高兴,一问就是没兴趣、要省钱。劝得多了,就开始唠叨,说我们年轻人不会过日子,贪图享受。

正如我父母无法理解我的“玩物丧志”和“铺张浪费”,我用了27年的时间,也没明白他们为什么不能接受我的快乐?在我看来,得到一次好成绩、吃一顿美食、欣赏一部电影、到陌生的地方感受从未见过的风景,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小美好,是值得高兴并和家人分享的快乐。可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我只要做这些令人愉快的事,就是不务正业,就是不懂事。

我不知道别人家的父母是怎样与子女相处的,是不是也像我父母一样扫兴。但我知道,因为他们的扫兴,我也渐渐变得不愿意去努力争取,不敢去快乐,也因此错过了很多机会。比如在学校里,我明明能写出很精彩的演讲稿,但一想到父母说我“不过如此”,我就没有勇气去参加演讲比赛。工作后,明明达到升职加薪的条件,却没有自信向上司提出。现在,我甚至连正常表达喜悦心情的勇气都没有了,追寻快乐对我来说变得越来越难了。

“我们只是想和父母分享美好”

日前,有这样一个拍摄不扫兴父母的视频迅速火起来了。视频里的父母,会欣然接受子女“安利”的奇怪美食,会为子女的一点点小进步感到开心,也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欲望,提出要求来让子女满足。在这些视频的评论区里,有不少人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如果我的父母是这样该多好!”

这个视频引起这么多网友的共鸣,其实也说明了存在于很多家庭的一个问题,即父母和子女之间,似乎很难做到真正的共情。正如此次的采访对象佳琪所说,父母似乎从未为她的开心而开心过,反而每次都会让她的开心蒙上一层愧疚的阴影,以至于这种影响一直伴随着她长大。采访中,佳琪说,生活中,她常给人一种不高兴的样子。这也是一个特别好的朋友提醒她的。当时,她内心很震惊。

采访中,很多年轻网友表示,我们知道父母抚养我们的不易,也知道父母从小养成的勤俭节约习惯,这是一种值得去学习的美德。我们同样也想让父母知道,当我们分享一部电影、一件漂亮的马面裙、一顿美味的烤肉的时候,我们并不是想炫耀什么,我们只是单纯地想和最爱的人分享最美好的事物。

讲述人:佳琪(化名)

记录:记者 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