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疏堵保畅 增加泊位

银川持续优化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2024年05月08日  李鲲鹏

2023年12月24日,凤悦隧道正式通车后,车辆从隧道通过。 资料图片

正源街与宝湖路交叉口快速化改造工程让该路口的交通得以优化。资料图片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城市功能完善、群众生活品质提升,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银川市相继实施交通疏堵“6+N”重点工程,大力实施改造立交节点、打通断头路、改造慢行绿道等交通疏堵工程。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指数下降20%,路网密度达到5.8公里/平方公里的目标。交通疏堵经验做法成为宁夏唯一入选全国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典型案例,为其他城市系统提升城市交通环境提供了“银川经验”。

优化道路

提升通行效率

家住宝湖天下小区的刘女士每天从南绕城经过凤悦隧道回家,家门口的“堵点”打通,让她每天节省了不少通勤时间。凤悦隧道是正源街与宝湖路交叉口快速化改造工程的一部分,该工程通过正源街下穿宝湖路,将该路口的交通进行立体化改造,大幅提升了这一路段的交通通行效率。

“凤悦隧道东西两侧还建设有地下人行通道,方便行人穿行正源街与宝湖路路口。隧道南北两侧同步建设了凤台路路口人行过街天桥和保伏桥巷路口人行过街天桥,两座人行过街天桥实现了重要路口的人车分离。”刘女士说,经过道路改造后,出行更加快捷安全了。

记者获悉,目前,贺兰山路与民族街交叉口快速化改造工程、银川综合客运枢纽(扩建工程)火车站通道二期车行通道工程、金凤五路(正源街—民族街)道路工程、团结路(民悦街—凤凰街)道路工程、尹家渠街及凤凰街下穿通道打通工程、正源街与宝湖路交叉口快速化改造工程等6个重点工程已完工,完成投资6.91亿元,新增市政道路5.52公里;实施配套措施项目79个,完成投资7.79亿元,新增市政道路23.48公里、新增慢行绿道60.3公里。

通行效率的提升,离不开前期的科学谋划。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前期结合群众意见征集情况,将37处拥堵点和14条拥堵路段确定为治理重点,改善市政道路、停车泊位、公交及慢行系统一体推进实施,群众所需所盼得到充分回应。

一夜修一路保障市民“脚下安全”

近日,不少市民发现,在夜幕降临之后,市政工人就会对我市部分道路进行局部封闭,对道路病害开展维修。第二天,道路焕然一新并恢复通行。这就是银川市城市管理局近年来打造的为民服务品牌“一夜修一路”。夜间修路减少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此举得到了群众的广泛称赞。

“一夜修一路”也是每年银川市民生“十心”实事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主要维修整治清和街、宝湖路等主次干道破损、塌陷、鼓包路面3000处(总面积8万平方米)。“每年城市管理部门利用冬歇期对银川市主次干道破损、塌陷、鼓包等病害进行‘拉网式’摸排,建立台账,并按照轻重缓急原则进行维修整治。”银川市城市管理局市政工程管理处主任杜灵军说,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品质强市”的重要抓手,城市管理部门除了通过采用“网格化”巡查模式,还结合“12345”市民服务热线、微博等途径,对于群众反馈的主次干道路病害问题和诉求,第一时间响应、高效办理,优先快速处置,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市民“脚下安全”。

此外,我市通过科学谋划,大力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在优化道路硬件的同时,交警部门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和绿波城市建设,利用交通数据信息,优化重点区域拥堵路网交通组织,优化路口渠化设计和信号灯配时,优化重要节点改造设计方案。通过整合交通数据信息,根据交通流量变化规律和道路条件,加强信息互联互通,为市民提供实时、准确的导航路况信息和交通管理信息,交通出行引导服务得到了提升。

智慧系统打通泊位信息壁垒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日益增长,停车难成为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银川市向地下要空间,利用学校、公园等公共空地规划停车场,统筹城市小微公园、医院、党政机关、新建中小学校等资源,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场。

中山公园位于老城区,游客多、停车资源少,再加上周边住宅和商业区域较多等原因,无法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为此,我市通过建设地下停车场,增加停车泊位,有效缓解了中山公园周边停车紧张的问题。经过改造建设的地下停车场,规划用地面积10206平方米,可提供停车泊位265个。

记者了解到,经过统筹,目前全市小微公园、医院、党政机关、新建中小学校等增加停车泊位1200个,小区经过治理以后增加停车泊位1300个,市辖三区推行停车错时共享,释放停车泊位3000个,有效拓展了停车泊位资源。

同时,我市积极拓展静态交通管理平台覆盖面,打通停车泊位信息壁垒,提供在线查询和预约泊位服务,进一步缓解了静态交通压力。打开“顺泊停车小程序”,通过无感签约就能实现一次扫码、全城通停;扫码一键绑定“顺泊停车小程序”开通免密支付,系统会自动推送电子账单,让车辆快速离场。“这套管理系统具有车位提前预约、寻找车位等功能,还能有效进行人流、车流密集区域的分流疏导,通过智慧化、信息化、平台化的建设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潮汐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公共停车资源的使用效率。”银川城市建设发展投资集团副总经理魏祥说。

此外,在新能源充电桩布局方面,目前,我市各企业正在快速推进新能源充电桩产业布局,现有的一些主流导航软件可以清楚显示公共停车场的充电桩数量,以及空闲充电桩的数量。数据赋能让停车、充电变得越来越方便,群众的使用体验感也不断得到提升。

记者 李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