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治理鬼秤

不可能只靠一部手机

2024年05月30日  刘薇

各种关于秤上作假的新闻最近不少,于是,洛阳市市场监管局想了个办法,他们走街串巷给市民手机称重,再贴上重量标签,买菜时能当“砝码”用。

主意挺妙,有点儿过去弹簧秤的影子,一看也是有想法、想作为呀,可或许鬼秤太多管不过来,于是发动群众,来了个就地取材。市民倘若真有复秤的需要,身边一时又找不到计量器具,那这“手机变砝码”是真能派上用场。但咱就说,手机重量一般也就一二百克,拿它称菜能称多少?可不能“当回事儿”地常使。另外,虽有官方盖戳的重量标签,也防不住商户不认这个“万一”,搞不好了,买菜的、卖菜的因为这个争起来吵起来,甚至动起手来,那不是矛盾更大?十几天前,江苏连云港海鲜蔬菜直销市场鬼秤事件中,某视频博主正是因使用自备砝码,被市场主办方抢去手机。

用上鬼秤的,谁会跟你讲理啊?当然,不是说不能让市民自己去监督、去维权,但监督主体是谁?还是相关各部门啊。消费者维权,摊贩和市场主办方嚣张抢手机,也只有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依法处罚,行政拘留5人后,才会有一定范围、一段时间内的震慑力。

保障公平交易的工具,从弹簧秤到市场里的“复称台”,是给消费者便利,但能让消费者安心的,是“复称台”背后站着监督管理部门在撑腰。如今这“手机变砝码”,多少显出“复称台”失效的可笑,可它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失效的笑话?只要日常监管不缺位、不错位,大抵也是不会的。治理鬼秤不可能只靠一部手机,常态长效监管更需要部门主动担责,给自己肩上加加码。

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