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粗犷”的大饭包,满满的踏实感

2024年07月15日  吴璇

有这样一种美食,论颜值,它粗枝大叶、“不修边幅”;论就餐氛围,也十分随性,拿在手里就可以享用。它所用的食材十分“杂”,就是许多种家常食材的大杂烩,然而,就是这样一款看起来一点儿也不“精致”的美食,却不知不觉在一些银川年轻人中间“火”了起来——它就是来自东北的大饭包,如东北人豪爽实诚的性格一般,大饭包看似粗犷,却能带给食客满满的踏实感。

01 在银川吃到东北美食

在银川,有不少做东北菜的饭馆,但专门把东北大饭包当做一道菜来做的,却并不很多。在银川工作的东北人刘源推荐了一家自己常去的店,他说自己几乎一到周末就会开车去一趟。“位置在领秀一居小区附近,他家的东北大饭包是用白菜叶包菜的,味道很正宗。”

在刘源的家乡,大饭包是一种简单又方便的美食。煮一些米饭,或者干脆用隔夜的剩米饭,拌上土豆酱和用大酱做的鸡蛋酱,在加上自己爱吃的配菜,用白菜叶子包起来,卷一卷,就可以大口大口地炫起来了。“很像你们这边的‘调和’,起初都是人们为了填饱肚子做的,香是真的香,但也确实没想过能像现在这么火。”刘源说,做地道的东北大饭包,用来包菜的白菜叶并不是家常炒菜用的大白菜,而是一种敞口的白菜,“小时候,我姥姥家就种这样的大白菜,想吃饭包的时候,姥姥就会去摘菜叶子,新鲜的白菜叶子上有细细的小刺,吃起来微微有点扎舌头,但却抵不住大酱和各种配菜的香气,加上碳水自带的满足感,简直就是童年印象里最大的美味。”

02 扎实又独特的口感

听着就馋,干脆买一个尝尝。一个做好的大饭包,平放在手里时,比成年人的手掌还长,用手掂一掂,确实分量十足,感觉稍微不留神晃动一下,里面的米饭和丰富的菜料就会“跑”出来。

因为要照顾本地人的口味,银川的东北大饭包大都做了一些改良,但还好经典的大白菜叶子并没有被改良掉,咬一口,果然刺刺挠挠的,刚入口还真不太适应。伴随着这样的刺激感,口腔中已充斥着复杂的香气,是咸香的,又是糯滑的,还有嚼劲十足的牛肉等丰富食材,忍不住在心中感叹一声“真好吃!”那种满足感和踏实感所带来的愉悦,可以驱散所有的疲惫。

大饭包里,最提味的要数鸡蛋酱和土豆酱了,鸡蛋酱是用鸡蛋加上东北特有的大酱炒的,土豆酱则是用土豆蒸熟后捣出来的,浓郁的大酱味道,搭配软烂细腻的土豆泥,再加上其他的一些配菜如尖椒、牛肉等,融合在软糯的米饭中,咬一口,味道香浓,层次分明,是值得在口中细细品味的,但若是吃得太慢,如此扎实的大饭包,也一定会让你“叫苦连天”——“吃不完啊,真的吃不完啊!”

03 大饭包里的乡情

在许多东北人的眼里,东北大饭包是一种可以代表家乡味道的美食。用刘源的话说,你可以觉得它不够精致,吃起来不够优雅,似乎很难登上大雅之堂,但它对于很多东北人来说,就是家的味道,是儿时的记忆,是那种带着乡愁的美味。

“那种味道会让人尝一口就想到家乡,想到小时候跟在父母身后,有模有样学着大人的样子往白菜叶里包米饭的场景。”刘源笑着说,那时候小孩子们学着包出一个大饭包,马上就会大口吃掉,那份满足感现在想起来,都是幸福的。

链接

关于大饭包的传说

据传说,清太祖努尔哈赤一次在带兵打仗的过程中,到了午饭时间,士兵们都饥肠辘辘,恰好来到一户农家,为了让士兵们都能吃饱饭,户主用菜叶子包上了刚做好的米饭,拌上大酱和葱花,让士兵们带在路上吃。行程紧急,士兵们揣着饭包就上路了,等一场仗打下来,虽然赢了,却也又累又饿,此时拿出身上的饭包,那叫一个香气四溢、香飘万里啊!从此东北大饭包就被流传了下来。当然,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是说努尔哈赤为统一东北的女真部族,去攻打一座城池,从早上一直战斗到下午,还是攻不下城池,努尔哈赤看士兵又累又饿,便派人找来城外的一个居民,那个居民从家里带饭过来,却发现军中没有碗,就随手从附近的菜地里摘了菜叶子当碗,让官兵们用叶子包着咸菜和米饭来吃,士兵吃饱后,趁黄昏时发起猛攻并一举攻占了城池,东北饭包也因此便流传了下来。

记者 吴璇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