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以“善治”护“善智”,江陵防溺水神器用得好

2024年07月30日  刘薇

高科技要用在哪儿?湖北荆州把它用在了最关键的地方。

荆州江陵县,几天前,有几个孩子在水里玩,突然听到大喇叭里喊出自己名字:“危险区域请尽快离开,请张某某同学尽快撤离危险区域……”愣神间,接下来的一句话更是让他们心惊胆战:已通知你老师和家长!听闻此言,娃们争相往岸上跑,那速度快得!

怎么就能认出这些娃呢?他们用了AI与人脸识别技术。

全县25000多名在校中小学生的信息都被录入系统,监控一旦采集到他们的活动轨迹和人脸信息,发现有临边、临水危险,后台AI就会实时比对,第一道预警是监控系统现场直接呼叫名字劝离,第二道预警是发短信给监护人和老师,同时通知最近的村组干部赶赴现场。

这才是AI的正确打开方式!防溺水,各地宣传教育措施不少,警示牌、救生圈也没少配,可总防不住万中有那么一个“一”。所以今年4月开始,江陵县的安全守护工程大量投建,从66公里长江大堤沿线到全县各乡镇39个内陆湖水等重点领域,设置有94个点位,24小时实时监控预警。

不愧是防溺水神器啊,作用是真的好,越来越多网友关注到这项应用,纷纷呼吁各地都能尽早使用。确实要为这份“用心”点赞。孩子们的信息录入之前,当地通过公开信做过宣传,并与学校和家长沟通,取得同意后方才采集。信息里不仅有孩子照片、姓名、学校班级,还有监护人和老师的电话号码等等。

正如网友所言,科技的力量是用来利民而不是抢饭碗,此前因为新技术所带来的数据安全、算法黑箱、新型纠纷等风险层出不穷,公众有所担忧亦很正常。说到底,AI、人工智能等皆是动态发展的通用技术,其产生的潜在风险与应用密切相关。

能不能不用?不能。不应用就得不到发展,不发展就是最大的不安全。那又该怎么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监管是为了防止因过度追求技术理性导致人的主体性消解,其实正是“以人为本、智能向善、造福人类”之原则。

贯彻落实好《决定》,各地要在促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时统筹考虑产业转型升级、公众权益保障和社会公正等多层次需求,把握好监管与发展的平衡关系,以“善治”护“善智”,以“善智”促“善治”。

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