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暖阳说,最近这段时间,她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中,一边是从小就梦想的绘画设计工作,可以带来满满的成就感。另一边是听从父母安排的稳定工作,这虽然看似体面,但工作简单枯燥,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头。
“我理解父母的苦心,也知道他们说的不无道理,但我还是舍不得放弃自己的梦想,毕竟为了这个梦想,我也曾经努力过。”暖阳无奈地说。
大学毕业
梦想的工作向我招手
我今年 24 岁,2022年从一家 重点大学的动画专业毕业。从小就痴迷于二次元文化的我,梦想就是做一个漫画家或动画从业人员。上大学的时候,我靠着板绘插画、给别人画头像等工作,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元钱,不仅生活费丰厚,每年还能拿出几千元钱去旅游。同学们都很羡慕我,说我挺能干,以后肯定能在业内闯出名堂来。
毕业那会儿,一款游戏制作公司来我们学校校招,其中就有游戏原画这个岗位。作为这款游戏的老玩家,我对这个岗位势在必得。前两轮面试,我发挥得特别出色。在展示自己作品的环节,我精心准备的以游戏角色为灵感创作的设计,让面试官们眼前一亮。他们对我的创意和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也能感受到他们眼中的赞赏和期待。
为了能通过第三轮面试,我每天废寝忘食地准备,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研究行业动态,设想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准备周全地回答。如果第三轮过了,我就能去我最喜欢的游戏制作公司上班,薪资待遇也特别好。
被迫回家
做了不喜欢的工作
可谁能想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父母却一个劲儿地劝我回家,说女孩子独自在外太辛苦,他们特别担心我。我也试过说服他们,告诉他们这是我的梦想,我有能力照顾好自己,但他们根本不听,反而总是发一些因为担心我而睡不着觉的话,让我觉得愧疚。最后我实在拗不过他们,还是回到了他们身边。
回来后,一开始我自己也尝试去找一些与专业相符的工作,可这边绘画设计机会太少了,待遇跟大城市根本没法比,制度也不完善。 父母也经常埋怨,说我一心扑在这种不务正业的工作上,在他们看来,动漫啊游戏啊,就是玩物丧志。
后来,父母给我安排了一个他们认为稳定的聘用工作,一个月到手不到3000元钱。每天面对堆积如山的琐碎文件,重复着机械的工作流程,我感觉自己的创意和热情被一点点消磨。上司对我的工作总是诸多挑剔,无论我怎么努力,都难以达到他们的标准。
最让我觉得意难平的就是,明明以我的学历和能力,如果靠自己,完全可以找到一份自己喜欢又理想的工作,可家里亲戚不论谁说起来,都觉得我应该感恩父母,感恩目前的这份工作,亲戚们认为父母是为我好,为我以后的生活好。
“怎么别人都能忍,就你忍不了?”
后来,我实在受不了这份工作,就跟父母哭诉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爸爸却说我矫情,不知足,妈妈也在一旁附和。在他们看来,我在单位受的那些气,都是因为我自己太敏感了。我爸的经典言论是:“怎么别人都能忍,就你忍不了?还是你太娇气了。”
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在单位也融入不进去,我实在找不到这份工作的意义。后来,我慢慢开始精神衰弱,晚上稍有动静就会惊醒。我自己鼓起勇气去看了医生,拿着轻度抑郁的报告单给爸爸。没想到他不但不心疼我,还说我太脆弱,这点压力都承受不了,说我不懂他们的苦心,他们就希望我找个稳定的工作,哪怕工资低,但不用担心失业。
可我爸根本不知道,现在的形势瞬息万变,他觉得稳定的工作也可能会有变动,我在单位没有升职加薪的可能,一眼就看到头了。可没办法,我一说这些,他就说“你先好好工作,别想那些没用的。”
再次面对抉择,依然进退两难
就在不久前,我偶然得知之前面试的那家游戏公司还在招人,而且我的大学同学也在那里工作,干得风生水起。这让我忍不住有些心动,但一想到父母的固执,我又开始纠结。
一方面,我深知自己对绘画设计的热爱从未减退,如果能进入那家游戏公司,我将有机会接触到行业前沿,追求我真正想要的生活。那里有我渴望的创作氛围和发展空间,我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另一方面,父母的反对和不支持如同一座大山压在我的心头。他们年纪渐长,身体也不如以前,我若离开去大城市闯荡,必然会让他们伤心和牵挂。而且,如果我放弃现在这份工作,就意味着要彻底违背父母的意愿,可能会引发家庭的矛盾和冲突。
最近这段时间,我经常失眠,一躺下来思绪就乱成一团。我想象着在游戏公司里充满激情的工作场景,那种成就感让我心动不已。但一想到我要是真的不管不顾走了,父母可能会崩溃吧。
而且在我的潜意识里,其实也知道父母说的有一定的道理,毕竟也有不少大公司在裁员,但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很多试错的成本,如果不去闯闯,真的会遗憾一辈子的。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场外声音
声音一: 职业规划,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都是影响一生的大事。而每到选择工作这个环节,难免出现两种不同观念的冲突和对立。一方面,年轻人希望能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不断精进,获得认可。而另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又会站在过来人的角度,求稳地为他们的长远生活谋划。他们会担心企业效益不好了怎么办?年龄大了被优化了又该怎么办?基于此,他们宁愿把子女留在身边,也不求他们的工作能有什么发展,但求稳定踏实过完一生。
声音二: 这种“平平淡淡,但求无过”的人生态度,确实适合人生已经走过大半的父辈,但对于二十多岁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却并不受用。父辈们总说自己是过来人,受过了社会的摔打,才明白“稳定”的重要性,但如果让他们重回二十多岁,他们或许依旧会坦然面对追寻梦想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但如果年轻时,他们没有搏一把,会不会在老去时感慨自己当初为什么不拼一把?为什么不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一些?
声音三: 事实上,没有人能完全预料到自己的人生走向,年轻人无论是坚持自我,还是遵从父母,都有可能会面临后悔和遗憾。但是,父母一意孤行地安排和保护,其实也不能帮助孩子规避以后人生路上遇到的风险,所以,倒不如教会年轻人勇敢乐观,多做一些储备,那样即使有一天面临危机,也能很快地调整航向。
讲述者:暖阳(化名),女,24岁
记录者:记者 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