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让水资源流淌到最需要的田间地头

“四水四定”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2024年08月02日  吴春霖

一片片绿色的葡萄园与远处的贺兰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资料图片

8月1日,记者从银川市水务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引导各葡萄酒庄推广普及精准高效智慧灌溉系统,不断降低葡萄种植亩均用水量,助力我市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银川市现有酿酒葡萄种植面积27.2万亩,确权面积为24.5万亩,年产葡萄酒5.8万吨(7500万瓶),现有在册酒庄及种植企业144个,酒庄年接待旅游人数达120万人次,产业综合产值达300亿元。

●科技赋能节水高效又增产●

贺兰山下,志辉源石酒庄的葡萄种植园里,一排排葡萄长势正盛。葡萄叶下,细长的黑色管道向前延伸。“我们这3000亩葡萄的灌溉方式以精细化滴灌为主,水源是黄河水,每亩地每年用多少水都有定额。我们安装了土壤水势监测系统,科学掌握灌溉葡萄的时机和水量,出水均匀、地面蒸发水量小,相较传统的大水灌溉能节水30%~50%,增产10%~30%。”志辉源石酒庄相关负责人介绍。

经过测算,目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每年可节水2750万立方米。荒滩戈壁、废弃矿坑化身葡萄长廊,成为生态屏障,这背后离不开高效节水。“近年来,银川市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严守水资源总量控制红线,不断加强水资源管理。”银川市水务局局长董建华表示,市水务局立足“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需求,全力统筹水资源配置,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水资源保障。

目前全市90%以上葡萄种植采用滴灌,中粮长城、美贺、图兰朵和志辉源石等4个酒庄先后采用节水技术建成智慧灌溉管理系统,将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云平台服务融合,促进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在酿酒葡萄种植管理中生根发芽。通过葡萄园信息化的建设及应用,为葡萄园管理者提供高效的数据储存管理和运算分析工具,制定最佳的灌溉和施肥策略,节约管理者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持续普及 绿色与发展共振●

记者了解到,我市葡萄酒产业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定时、定量灌溉,用水量实时监测并及时发送预警信息,并可通过设定流量实现精准灌溉。

此外,各段管道压力及灌区入口压力也能实时监测,通过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灌溉区土壤墒情,且可通过设定灌区土壤温湿度实现精准灌溉。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可以自动调整灌溉计划和运行时间,以满足作物特定的灌溉需求。在2023年降水偏少三成的情况下,葡萄种植亩均用水量仅为220立方米左右,较自治区规定的用水定额节水22%,节水成效显著。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普及高效节水灌溉,在坚持“四水四定”原则的基础上,以《银川市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供水保障工程总体实施方案》《银川市水资源配置规划(2023~2030)》为总领,全力推动贺兰山东麓水源替换工程等项目立项建设,助力我市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吴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