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增强

2024年08月07日  关婧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期发布《2023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介绍了保险业去年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情况。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于华表示,保险业认真落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推动防灾减损风险减量

防灾减灾工作是保险业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的重要领域。

当前正值主汛期,保险业快速启动保险应急响应,全力做好灾害理赔服务工作,加强与地方协调联动,统筹行业力量开展灾区救援。截至7月11日12时,湖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等地保险机构累计接到报案9.5万件,估损(报损)金额32.1亿元,已赔付和预赔付金额超11亿元。

巨灾保险成为提升灾害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降彩石表示,去年保险业积极开展巨灾基础研究,研发气候变化和物理风险压力测试模型,为巨灾保险产品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推进国家和地方巨灾保险试点项目,因地制宜地设计综合性巨灾保险方案,满足各地区的差异化风险保障需求。

降低科创企业研发风险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保险业通过市场化机制,分担科技型企业的创新研发风险。《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

近年来,保险业试点开展人才创业险等项目,为科研人员提供创新研发中的损失保障,解除科研人员后顾之忧。同时通过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险产品体系,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和信心。

丰富健康养老产品供给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于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需求日益提升。保险业深度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丰富健康养老产品供给、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养老服务,积极探索健康养老生态建设。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刘晖表示,近年来,保险业充分发挥保险产品资金储备、风险保障、养老规划等功能,不断加强政策性保险、养老属性保险和商业性健康险供给,助力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不断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例如,与医保部门等政府机构对接合作,为客户提供大病保险、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城市定制型医疗险等政策性健康险产品,助力构建“基本+大病+补充+救助”的多层次医疗保障网。

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