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加强阵地建设 凝聚社会力量

在银川,微光成炬共绘志愿红

2024年08月08日  范晓儒 肖梦琪

近年来,银川坚持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立足城乡社区实际,广泛聚合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带头作用,大力探索“社工+志愿”融合模式,建立社区资源与志愿者联动机制,把志愿服务作为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随着不断完善的制度机制,逐渐壮大的队伍力量,日益丰富的活动项目,持续加强的阵地建设,推动了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银川共有注册志愿者52.68万余人、志愿服务队伍2360余支,已实施志愿服务项目66025个。

A

培育品牌

让志愿服务之花绚丽绽放

志愿服务名片“绿丝带爱心送考”活动在银川已经走过了十多年。各部门、社会各界持续通力合作,让爱心送考队伍持续壮大,实现了爱心传递与文明传承的有效结合,成为银川影响范围大、深入人心的志愿服务品牌之一。

“十多年来,广大‘爱心送考’志愿者共出动爱心车辆10万余次、免费接送考生11.8万人次,‘一对一’接送困难家庭考生2150人次。”银川市学雷锋服务中心负责人谢双义说,在送考路上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成为“大美银川”最生动的注解,让志愿服务精神在银川绽放出了更加璀璨的光芒,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志愿者都是这份爱心的传播者,每一次送考都是对青年梦想的助力。

金凤区宝湖社区围绕“邻里亲情”志愿服务品牌,构建“六邻”服务体系,搭建唱“邻里之歌”、跳“邻里之舞”、写“邻里之书”、颂“邻里之韵”、讲“邻里之事”、送“邻里之福”、评“邻里之星”等文化交流平台,连续十多年开展“邻里守望过大年”活动,创新成立邻里互助社,根据居民需求延伸组建了邻里互助会5个,先后组建“爱心义剪”“家风传承”“红色先锋”等8支志愿服务队,开展“爱心义剪”“爱心义诊”、送“服务上门”等邻里文化志愿服务活动600余次。宝湖社区党委书记李红彩表示,通过深化邻里亲情文化活动及志愿服务,构建新型邻里关系,实现了“陌邻”变“睦邻”。

实行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让志愿服务更有“生命力”。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项目化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发展,通过举办各级各类项目大赛、开展风采交流展示,精心设计策划、组织孵化培育了一批受群众欢迎、有持续力的特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组建的各类品牌志愿服务队伍也让志愿服务更加精准、质量大幅提升,将服务真正送到了群众心坎上。

“乐活”公益集市是金凤区鲁银社区从居民需求出发,通过资源整合于2020年8月发起的志愿服务项目,现有志愿者31人,每月26日开办“公益集市”,为居民搭建起相互服务的实践平台。目前,该集市已累计服务居民5000余人次,带动助农产品收益4万余元。在银川,像“乐活”公益集市这样的便民服务项目已遍地开花,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打造出人人享有的幸福阵地。

B

壮大队伍

厚植志愿服务沃土

“马奶奶,在家吗?”“你们又来看我了,我昨天晚上不小心摔倒了,今天感觉不舒服。”“年龄大了摔倒,可大意不得,我们这就帮您联系社区卫生服务站上门做个初步检查。”金凤区临阅家园社区“爱心敲门团”的志愿者罗云欣得知老人情况后,赶紧联系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并告知家属有关情况。在临阅家园社区,居民楼里时常会响起敲门声,敲门声并不稀奇,但对独居老人来说,这敲门声叩开了他们的心门。

前段时间,微光义工志愿者服务总队的志愿者带着米面、生活用品来到困难退役军人家中,向他们表达深深的敬意和美好的祝愿。志愿者还与大家建立长期联系,力所能及、实实在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银川市逆行者应急救援促进中心是由民间志愿者发起注册成立的应急救援公益组织,中心下设“逆行者应急救援队”“社区微型消防站”“应急救援站”,队员由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组成。该中心负责人张富泉介绍,中心由成立之初的3个人发展到目前专职人员、志愿者共219人,队员和志愿者均取得了应急救援、潜水等相关专业资格,累计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救援演练1752场次,协助完成应急救援任务592场次。

从一个人做好事到“一群人”讲奉献,一道道“微光”汇聚成流,越来越多的银川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扎实有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条条爱心的淙淙溪流,正汇聚成善意的汪洋大海。

C

志愿服务常态化

引领社会新风尚

西夏区玫瑰园社区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以“红马甲”汇聚“红资源”,通过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夯实治理组织基础。培育成立“680”爱心联盟、老王说和室等一批有特色的志愿服务组织,吸纳党员、群众等志愿者441人,广泛开展居民自治,“老王说和室”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70余起。同时创新开展志愿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与59家爱心商铺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参与助老帮困等志愿服务,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有消防通道存在电动车占道的安全隐患。”近日,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民生志愿服务队队员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至黄河东路街道综治中心。当天下午,由黄河东路街道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司法所、物业公司、小区党支部等参与的协商会议便召开了,通过商议最终决定调整绿化带,拓宽消防通道,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居民电动车也有了停放场所。今年3月,黄河东路街道组建了18支民生志愿服务队,队员活跃在辖区18个村、社区的92个小区,负责日常巡逻、调处矛盾纠纷、收集社情民意等工作。各服务队由各社区党组织牵头组建,统筹小区物业、保安、保洁、社区网格员、社会组织、家政公司力量,并将小区周边服务类商户和社会资源纳入其中,实行24小时调度运行制度,设置24小时民生服务热线为民解忧。

据悉,我市依托遍布城乡的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社会工作服务站,聚焦学习宣传党的政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等重点任务,广泛组织开展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银川市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将制定志愿服务协调机制,广泛链接整合志愿服务力量。同时,大力营造志愿服务文化氛围,广泛宣传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讲好银川志愿服务故事,增强志愿文化自觉,为创建“双示范市”贡献志愿力量。

记者 范晓儒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