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世而言,当一位作家其人被其作品的光芒所遮蔽时,人们很难对这个人物的真实形象获得充分的认识。”——这是出自《当卡夫卡迎面走来……一本回忆录》前言中的一句话,这本书由德国作家和编辑汉斯·格尔德·科赫主编,于2024年5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通过辑录弗朗茨·卡夫卡的朋友、亲戚和熟人对他的回忆文章,从亲友的视角揭示这位神秘作家的真实面貌。
01 身份各异的回忆者
为了尽可能呈现出真实的卡夫卡编者汉斯·格尔德·科赫精心挑选了那些能够反映卡夫卡个性和真实生活的文章,放弃了一些叙述重点不在卡夫卡身上,或对传记数据整理混乱、有明显虚构色彩的文章,并将这些文章按照卡夫卡的生平年代排列下来,其中马克斯·布罗德的回忆被放在全书末尾。身为卡夫卡的密友和文学作品的经纪人,马克斯·布罗德不仅描写了卡夫卡的外在特征,还从个人视角出发,对其他回忆文章中的某些内容进行了修正。此外,书中还收录了密伦娜·耶森斯卡的文章,这篇文章写于卡夫卡去世三年前,从两人暧昧的情感关系角度描写了对作家的个人印象。
通读这本书,可以看出回忆文章的作者身份各异,非常丰富,既有卡夫卡不同年龄段的同学、在保险公司的同事,也有他父亲店铺的伙计、家里的保姆,还有他的好友、家人,比如希伯来语老师、恋人,以及出版商、在疗养院结识的病友等。他们中有的人与卡夫卡同窗多年,有的人只是与他有过一面之缘;有的人是卡夫卡的至交好友,有的人则只是与他偶然相遇。
02 不同人眼中的卡夫卡
因为身份的不同、与卡夫卡交往的状态不同,这些亲友笔下的卡夫卡时而令人惊叹,时而又呈现出矛盾的一面,诚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人眼中的卡夫卡也有着不同的面貌,这些不同角度的观察,呈现出了一个矛盾的、复杂的、有血有肉也绝对精彩的卡夫卡。
个人看来,书中最令人触动的是奥斯卡·鲍姆的回忆,在这篇文章中,奥斯卡回忆了他和卡夫卡初次相遇的场景,在他的回忆中,尽管他根本看不见卡夫卡的动作,但卡夫卡却没有因为他的缺陷而特别对待他,而是像往常一样对他鞠躬。“他那光滑的头发触碰到我的额头,我顿时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在所有我遇到的人当中,他是第一个把我的缺陷只当作我个人私事的人,而没有为了将就我和照顾我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奥斯卡这样写道。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接触过很多身体有缺陷的人,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大多数人会不自觉地去怜悯、照顾他们,但其实这反而让他们有了被区别对待的感觉,反观卡夫卡,他并没有刻意做出“同情”和“怜悯”的举动,却在最普通不过的动作中,给了对方足够的尊重,也正是这样简单的一幕,让卡夫卡的形象瞬间丰满起来,成就了奥斯卡眼里那个朴素、自然的他。
03 一颗真挚而善良的心
当然,像这样精彩的回忆并不是特例,在马克斯·罗布的回忆文章中,卡夫卡虽然自我封闭,却又无比善良,他安慰丢失洋娃娃的小女孩,说洋娃娃只是出走了,还会给她写信,并且真的给了小女孩一封洋娃娃寄来的信。这时的卡夫卡并没有高高在上以成年人的视角来安慰小女孩,反而用一颗真挚而善良的心,小心呵护了小女孩的童心。
最后想说的是,这些回忆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卡夫卡的形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位作家,但如果你想亲自了解这位伟大的作家,不妨亲自来读一读这本书,或许会有不同的感触。
记者 吴璇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