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在村庄的小河边度过的。
父亲最难割舍的还是乡村,那是我这个所谓城里长大的孩子无法真切感知的深情。那片土地见证了父亲的一生,见证了亲人的离世,更见证了祖父从壮年到暮年的历程,父亲感恩这片土地对家人们的哺育。父亲的园子,是村里家家户户都赞赏的园子,里面承载了父亲耕耘的心血。
每年春将至时,父亲和母亲就前往贺兰的各大集市,购买种苗,栽种在这片园子里。当满园桃李花香之时,父亲就请来外祖父这位园艺老匠人进行修剪,待到春暖花开后,花瓣底部孕育出嫩绿果实,父亲又开始喷洒农药、疏果,等那棵杏子树逐渐发黄成熟,这个园子也就开启了丰收的喜悦。
园子里的杏树枝叶婆娑,蓄满绿荫和鸟鸣。每年都是杏子先熟,在父亲的照顾下,一颗颗杏子饱满诱人,吃到嘴里自然清甜。杏子一成熟,父亲也开始忙碌起来,很多亲戚朋友和邻居都惦记着父亲的杏子,所以父亲只要休息就必须回乡村一趟,将杏子采摘后送给亲朋好友,剩下闲余的则带到便民市场,不一会儿就售卖完毕,总有人还想预订,但果树上已经寥寥无几,只得等到来年果子成熟。
天气逐渐炎热,父亲就开始算着日子赶集,寻找合适的遮阳网。农村后院有一大片空地,用来停车,父亲原本有意建个亭子,最终考虑到停车问题也就作罢,每年都用遮阳网在空中搭起,下面摆上四方桌,摆上茶水,盛上当季园子里的果蔬,一家人坐在这里谈笑风生。不久,院子里又多了一样物品,那是父亲利用家中闲置铁皮焊成的一个炉子。这个炉子不大,却精巧。父亲拿了一些木柴烧炉子,母亲则端来一个大铁锅,两人相互配合,开始一场食材与传统技艺之间的碰撞。总说柴火饭吃起来有故乡的味道,多年城市的生活早已让我忘却了曾经孩童时代柴火饭的味道,母亲将饭端在桌上,我细细品味这一顿饭,没有喧嚣与吵闹,没有精致与繁华,只有满满的烟火和天然,这是自然所馈赠的。
吃完饭后,我舒缓四肢,走向田园之中。拿着剪刀,采摘新鲜的茄子、辣椒。果树上,粉嫩的桃子穿着一层毛茸茸的嫁衣,粉红色的面庞娇滴滴的,绿叶甘心做着陪衬,衬得桃子明艳动人。南瓜藤爬满了架,豆角藤爬满了竹架,葡萄藤也爬满了枝……
一切的植物都争相爬着,奋力长着,拼命比着,努力结着。这是父亲的园子,是父亲对故土的依恋,是对生长与成熟之间的期待与盼望。
◇苏木(银川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