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凤区综合执法局在原有28个便民维修点的基础上又新增了5个点位,为居民提供缝纫、修鞋、补胎、磨刀、配钥匙等便民服务。与此同时,今年以来金凤区总工会打造并投用的9处“便您生活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民服务。的确,看似不起眼的“小修小补”其实蕴藏着大民生,是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完善生活基本保障类业态必不可少的一环。
如今,改衣、修鞋、补胎、配钥匙、家电维修等大多转入店铺化经营,这对于一些“刚需”居民来说,距离感“折损”一些方便度。因此,推动“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居民生活,是直面现实需求的服务精细化之举,也能给社区生活增添更多温度,让城市更具烟火气。以便民维修点为例,通过统筹利用公共设施资源,逐年增加点位,这样的举措其实就是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并且实施免费统一规范门面、租金减免、点位优先、政策扶持等实际措施,既精准解决市民的生活需求,又为手艺精湛的传统手艺人找到生计,从而鼓励“小修小补”等便民业态向好发展。
近年来,我市一直在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通过采取“一点多用”、服务叠加等方式发展微利业态,保障生活必需,目的就在于实现“小需求不出社区,大需求不远离社区”,从而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尤其是在“小修小补”等生活基本保障类业态、便民业态方面,银川市在破解民生之需与市场规则、城市风貌之间的矛盾上持续探索创新:将以往那些多以地摊经营为主的“小修小补”嵌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之中,这让百姓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时,也让传统手艺人的“饭碗”端得更稳当了。此外,一些街头巷尾、社区边角也逐渐设有便民服务亭,主要经营修车、配钥匙、换拉链等,一些便民市场内也会专门设立出“小修小补”区域,既解决了从业者“单打独斗”面临的难题,也保障市容环境整洁有序。
除此之外,“便您生活铺”也是目前这一领域的一种创新实践,通过引进专业人员、工会兜底以及市场+低偿的方式为社区居民、周边商户等提供小微服务。在解决职工群众“关键小事”上先行先试,其实就是对“小修小补”包容与促进。因此,要在规划发展上创造条件并引导其规范发展,在房租税费上给予优惠或减免,让从业者安心守摊子、搞经营,进而让“小修小补”更好地服务民生。
小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