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无资质打耳洞风险高 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2024年08月29日  王辉

许多爱美人士为了佩戴漂亮的耳饰,会选择打耳洞。很多人觉得打耳洞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到街边的饰品店或者美容院,甚至自己购买“耳枪”,轻松就能搞定。然而,看似操作便捷的打耳洞,其实是一项医疗美容项目,远没有想得这么简单。

近日,金凤区人民检察院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契机,部署开展医疗美容专项监督行动。在此次行动中,该院办案人员通过在美团APP上以“打耳洞”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开展实地走访,发现金凤区辖区共有12个美团商家和4家线下实体店提供打耳洞服务,其中包括饰品店、美甲店、美容店、黄金首饰加工店等,收费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上述商户均未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从事打耳洞服务。

“在我们调查中发现,很多消费者对于打耳洞其实存在很大误区,而有些商家也对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并不了解。”办案检察官代江玲告诉记者,商家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情况下,贸然实施“打耳洞”项目,可能面临卫生不达标、处理不当、引起创口感染发炎等风险,严重威胁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大家在打耳洞时,应当选择到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的执业医师进行规范操作。”代江玲说,生活美容机构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即可开展经营活动,医疗美容机构则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执业活动。如果美容机构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从事打耳洞、激光脱毛等项目,属于违法行为。

为规范和促进医疗美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该院在对无证打耳洞的危害性和监督必要性进行研判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行政机关加强医疗美容监管,依法对辖区商户非法提供“打耳洞”等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进行查处,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下一步,金凤区人民检察院还将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推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加大对医疗美容行业非法行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突出问题的监督办案力度,切实保障医疗美容市场健康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记者 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