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人类新史》:探究人类更多的可能性

2024年09月09日  李振文

《人类新史》

记者 李振文 摄

著者:[美] 大卫·格雷伯

[英] 大卫·温格罗

译者:张 帆、张雨欣

出版:九州出版社

在本书中,两位作者们综合考古学和人类学等领域近年来涌现的突破性成果,展示了人类实际上有过怎样多元和流动的社会组织形态,历史的道路又有过多少分岔与并行。重新理解人类的过去,重新发现人类本就拥有的其他可能性。

一种崭新的人类历史书写

《人类新史》一书英文版(2021年底)一经推出即成为畅销书,引发各界热议!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

书中借助人类学、考古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有力质疑了我们所熟知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简史》等经典大历史的基本前提和很多观点,呼吁一种崭新的人类历史书写——农业的发明和城市的出现绝非什么革命性的时刻;环境与技术也不像传统认为的那样决定着文明的命运;大历史研究真正应当关注的问题,是我们为何会从曾经的灵活陷入如今的僵化,而改变的希望又蕴藏在哪里……书中引入了“季节性”“分裂演化”“人类的三种基本自由”“支配三要素”等概念,为我们提供了解释历史的新框架。

被忽视或误解的历史碎片

本书作者之一大卫·格雷伯是著名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59岁突然病逝,去世前3周才完成这部历时10年的合著之作,也代表了他学术思想的巅峰。本书延续了他一贯的“创造性破坏”风格,以独到的视角和大胆的姿态去质疑我们习以为常的底层逻辑,直指一些困扰着我们却又难以名状的症结,给予我们灵感和勇气去摆脱惯性、去发现和创造。

两位作者在传统叙事框架之外爬梳材料,一点点拼合被忽视或误解的历史碎片:原始人类很可能季节性地在不同的社会秩序之间横跳,而不是固守某一种特定的制度,许多我们以为标志着“文明”的宏伟建筑遗址,其实只是他们季节性地建造又抛弃的东西;历史上许多重要发现并不来自概念性突破,而可能来源自日常实践的累积,甚至来自玩乐或仪式……

各种有趣的可能性

在《人类新史》一书中,我们将看到,人类社会有过各种有趣的可能性。

正如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王笛评价此书:“他们(作者)利用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开创性研究,带领我们重新审视人类文明和世界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人类文明起源的理解。他们抛弃过去占主导地位的那种宏大叙事,利用清晰、有力、有趣、丰富的考古学和民族志的细节,提供了一系列崭新而且引人入胜的见解,揭示了我们过去对人类历史理解存在的极大的误区。在优美而且通俗易懂的散文式的描述中,人类多种形式的存在和进化的故事徐徐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记者 李振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