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讨论喜欢的作家。记者 吴璇 摄
夏瞳
思想交流。记者 吴璇 摄
在银川,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组织了一个读书会,每个人都是读书会上的主角。他们说,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读书和交流模式。
在读书会中收获力量
回想起自己与读书会结缘的过程,发起人夏瞳坦言,这要从几年前一次家族读书会说起。
那次家族读书会,叔叔是组织者,夏瞳参加后非常受益。自这之后,家族读书会每周或每两周就会组织一次。坚持了半年后,夏瞳发现了阅读和思考的魅力,并逐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读书的力量,也让我萌生了将这份力量传递给更多人的想法。”她说。
后来,她在社交平台上发现,有很多人都在组织读书会,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其中的一个。在读书会中,她不仅可以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线下线上活动,还有机会与不同行业的优秀人物交流心得,碰撞出更多灵感的火花。这让她深切体会到,读书会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提升。
于是,她决定成立自己的读书会,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加入到这场阅读的盛宴中来。
让每个人都自由表达
“读书会的形式有很多种,有讲座型的、分享型的,而我们是去中心化的。”夏瞳说,去中心化的读书会是一种温馨而富有活力的阅读共同体,无论是书籍的选择、活动的筹备,还是话题的设置,都由大家共同商议。
“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每一位成员都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对读书会也有了归属感,大家慢慢地就成了朋友。”夏瞳说。
夏瞳的读书会鼓励自由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使得大家对书籍的理解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去中心化的管理方式,大家也更加依赖彼此的共识和协作。“这不仅激发了大家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也让我们的读书会充满生机和包容性。”她说。
不仅如此,夏瞳的读书会还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大家不仅组织了线上和线下的读书交流活动,还组织了户外的读书漫步、电影分享讨论、主题讲座。通过一次次的共同交流,成员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
找到心灵的港湾
去中心化的读书和交流,让读书会不仅成了大家讨论的平台,更为阅读爱好者们提供了精神栖息的港湾。尤其在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中,它让大家能够暂时逃离工作中的压力,拥抱诗与远方。夏瞳说:“在这里,我们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书友,获得了宝贵的好书推荐,也接触到了新鲜事物,这些都让我们对生活更加饱含热情。”
在一次《非暴力沟通》读书会后,一位首次参加读书会的女孩向夏瞳敞开了心扉。在给夏瞳的留言中,女孩这样写道:“今天的读书会让我感到非常愉快,我认识了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她不仅是一个出色的共情者,更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今天的书友会,我被倾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我也感受到了被尊重和理解。”
“我希望读书会是一个充满温暖和正能量的地方,它能让我更加热爱生活,也更加期待未来的每一次相聚。”夏瞳说。
记者 吴璇 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