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95后”与“00后”的中秋节

2024年09月17日 

中秋佳节,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团圆、幸福与美好的愿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份情感始终如一。对“95后”与“00后”的年轻人来说,关于中秋的记忆或许有着不同的色彩,但那份对团圆美满的期待,对节日文化的热爱却是共通的。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在银川工作生活的“95后”杨博文说:“中秋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与家人、朋友团聚的好时机。”在中秋,他会和朋友们一起组织中秋聚会,大家一起烧烤、玩游戏,同时通过视频通话与远方的家人连线,共同庆祝这个节日。

“95后”赵晓雅则选择用不同的方式庆祝中秋。每到中秋,她都会亲手制作一些冰皮月饼,在里面加入时下流行的玫瑰花,使传统的月饼焕发出新的风味。最近,她还打算和家人一起,到银川的网红打卡点拍照。“我们打算去中山公园,在游玩中过中秋,我和表妹还约好了一起穿汉服。”她说。

对于“95后”而言,中秋是一个充满传统氛围的节日。直到现在,他们仍记得小时候与家人一起度过的温馨时光。那时的中秋,是奶奶亲手制作的月饼,是爷爷口中绘声绘色的嫦娥奔月,是全家围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的安乐场景。

随着时代的变迁,“95后”的年轻人开始接触越来越多的现代元素。他们的中秋,变得不再只有传统的习俗,而是融入了更多的现代气息。他们选择在网上购买各种口味的月饼,乐于尝试各种口味,冰淇淋月饼、巧克力月饼是他们的大爱。他们会通过社交媒体,与远方的亲友分享中秋的喜悦,用现代科技的手段传递着朴素的情感。

科技与习俗的碰撞

相较于“95后”,对“00后”来说,中秋是一个更加现代化的节日。他们生长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度过中秋节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充满了更多的科技元素。比如,他们能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体验到身临其境的赏月感受;利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与亲朋好友分享中秋心情;还可以通过智能音箱,欣赏关于中秋的古诗词诵读或音乐盛宴。

在宁夏读书的莫光鑫,这个中秋打算回家过节,他的家乡在贵州都匀。中秋佳节,他和家人会阖家团聚、共同用餐,除了品尝月饼外,餐桌上还少不了一道美食——鱼。“我们那里的人酷爱吃鱼,中秋节更是必不可少。”莫光鑫说。尽管与父母在城市居住,但他和家人更喜欢到乡下过节。在乡下,不仅有恬静的氛围,更有他挂念的奶奶。“我会提前和父母买好东西,然后花半天时间,开车回到乡下奶奶家,陪老人家一起过节。在城里固然热闹,朋友也更多,但我更喜欢乡下独有的静谧和清新的空气,那种悠闲的感觉在城市里是感受不到的。”莫光鑫说,他喜欢乡村夜空中明亮的中秋圆月,这也是一批“00后”的情感寄托。

相较于能够回家过节的莫光鑫,那些留在学校过中秋的“00后”学生们,则选择用另一种方式,在宁夏度过中秋佳节。来自广西的陈忠恒一边利用难得的假期,在宿舍里畅玩最近的热门游戏“黑神话:悟空”,一边通过微信和家人联系。“我的家乡每到中秋,就有‘女儿回娘家’的习俗。”他说,对于独在异乡的他来说,吃一块月饼,就算是给自己过节了。

与此同时, 同样呆在银川的南方女孩石鸿颖,也选择和小姐妹一起逛街、吃饭,共同度过节日。说起家乡的中秋,她坦言:“家人们中秋都在忙着祭祖,节日氛围特别浓厚。”

情感与文化的传承

事实上,中秋对于出生于不同年代的人来说,都有着特别的意义。对于“95后”和“00后”的年轻人,尽管他们与比自己年长的人相比,成长和经历不同,但大家对中秋的看待和思考却存在着共通之处。

对于“95后”来说,中秋是他们成长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中秋节来临,他们会想起儿时与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的温馨场景。那些美好的记忆,如同中秋的明月一般,永远照亮着他们的心灵。中秋承载着他们对家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这个节日里,他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过去的自己相遇,感受到那份纯粹的快乐和幸福。

对于“00后”来说,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更擅长通过现代科技的手段,如网络直播、虚拟现实等,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中秋的丰盈魅力。他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各地的中秋习俗和美景,还能够与远方的亲人进行视频通话,共享团圆的喜悦。

当然,无论是“95后”还是“00后”,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国人,中秋节,都饱含他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期许,饱含着对家人、朋友和未来真挚的祝福。这份情感是跨越时代的、永恒的,如同中秋的明月一般,任时代如何变迁,都始终照亮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记者 吴璇

实习生 孟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