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推出“银川微公交”品牌构筑高效环保出行体系

公交+骑行 让市民无缝换乘绿色畅行

2024年09月20日  李鲲鹏

今年以来,银川市城市管理局重新定义共享单车管理模式,推出“银川微公交”品牌,将共享单车纳入公共交通体系,打造“城市公交+微公交共享单车”绿色出行新模式。在技术路径方面,我市以“科学规划、精细治理、服务便民”的理念,将共享单车融入城市空间规划、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和智慧城市大数据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现有序发展和精细化管理。

构建“城市公交+微公交共享单车”绿色出行新模式

近年来,银川市累计投入5.86亿元,新增及改造慢行绿道29条,总长110.15公里。一条条慢行绿道如彩带贯穿城市,一辆辆色彩鲜艳的共享单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为城市交通注入新活力。随着共享单车治理不断完善,整洁可用的车辆、规范有序的停放点,以及智能化的运维管理和持续优化的便民设施,使共享骑行成为高品质的出行方式。

我市打造“银川微公交”品牌,统一美团、哈啰及银川市公交公司三家企业为“银川微公交”品牌运营,车身设置明显标识。构建“城市公交+微公交共享单车”绿色出行新模式,在公交车站等交通枢纽周边设立停放点,覆盖率达到86%,市民换乘率提高42%,实现无缝衔接,构筑起便捷、高效、环保的出行体系。此外,我市通过整合资源,实现统一运维,既降低成本又提升效率,有效杜绝了共享单车无序竞争与过量投放。此外,借助公益活动鼓励更多市民选择共享骑行,培育绿色出行习惯,降碳减排,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同时,也为国企改革开拓了市场新机遇,促进产业升级创新,扩大新就业群体,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银川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多部门出台《银川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实施意见》,结合宁夏市容环境条例规定,明确运营企业备案登记准入以及主体责任、日常考核、社会共治等制度,各部门和运营企业积极践行服务便民宗旨,落实便民措施,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布文明骑行倡议,号召市民做城市文明守护者,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爱护单车、有序停放。如今,共享单车入栏停放率达82%,营造出人人共享、人人共治的文明和谐新风尚。“感谢您规范停车、定点停车您最棒”的关锁语音播报,成为城市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写照与有力助推器。

绿色低碳出行已成新风尚

从春天开始,市民刘磊每天都骑银川微公交出行,单位离家只有2公里,微公交出行既快捷又方便。“骑共享电单车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到处找地方停车,省下来的停车费刚好付共享电单车的费用。”刘磊说。在银川,只要不是雨雪或是寒冷天气,每天都能看到路上有大量市民骑微公交出行。低碳出行方式已经成为新风尚,据统计,一辆共享电单车累计骑行里程达1.41万公里时,可减碳0.77吨。近年来,银川市投放的4万辆共享电单车累计骑行里程约5亿公里,实现减碳约2.08万吨。这一减碳量相当于244个中山公园大小的森林一年的减碳量,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银川共享单车为市民提供了低成本的出行选择,让大家减少了对私人汽车的依赖,降低了出行费用,此外也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市属国企通过公平竞争机制参与市场服务,学习先进企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推动共享骑行发展。共享单车融入15分钟便民生活圈,对活跃夜间经济作用显著。据统计,怀远观光夜市、阅彩城、敬德街等商业圈夜间骑行率较高,对此,各企业成立了“夜经济”专属运维队,满足市民夜间骑行需求,助力夜间经济发展。

目前,我市对共享单车实行总量管控,2024年5月,银川市城市管理局综合考量14家报名企业对经济、社会、就业、减碳的影响以及市场竞争、份额、总量控制等情况,选出美团、银川市公交公司、哈啰三家企业在银川市投放共享单车,后续将根据市场和政策动态调整,持续加强管理、完善政策措施,以保障共享单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依托大数据 管理更智能

今年以来,银川市城市管理局编制了共享单车停车区设置技术导则,将停车站点纳入城市总体空间规划布局。在不同功能区域合理设置停车站点,使其与周边建筑、景观相协调,不影响城市整体美观和空间秩序。

在慢行绿道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共享单车功能需求,设置与绿道相连的停放点,规划不同主题的绿道骑行路线,铺设彩色骑行慢道,营造宜居宜人的休闲氛围。同时,根据城市人口密度、交通流量、道路状况和出行习惯等因素,科学确定共享电单车和共享单车的投放总量和比例,结合人口密度、街区功能等,利用大数据确定停放站位数量和规模。考虑北方季节因素,实行“冬季减半”运营,实现降本增效。通过车辆分批入库检修,确保安全性能。定期组织监测与评估,调整各区域投放策略。

“实行总量管控,对企业投放计划进行审核和监管。通过车辆上牌、录入交管系统、定期组织多部门联合核验执法,确保投放合规率达99%以上。”银川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借助智慧城市大脑分析车辆及环境数据,预测用户需求,线下划分32个网格,设置网格长负责相关工作;通过智慧城市视频监控平台远程监控重点区域,自动处置违规停放问题,在热点区域安装可视化喊话探头引导文明骑行、规范停车。

各企业划定责任区域,要求按150辆车配备1名专业运维人员,对责任区域内所有车辆进行同等标准的摆放和保洁。建立运维网格长的四级联动机制,形成共治、共管、共建的管理模式。同时,严格落实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作为企业准入和运营基本条件。要求企业对车辆关键部位定期进行“体检”,建立维护记录和追溯机制。规范集中充电站建设和管理,加强换电过程安全管控,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意识,定期组织消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下一步,银川市城市管理局将引导运营企业为新建偏远小区设置停放站点、投放车辆,提供便捷出行方式,完善城市公交与微公交无缝接驳。施划统一停车标识,安装指示标牌,改造“簸箕口”停车站点,投放站牌式“智能纱帽机”,解决骑行戴头盔的卫生顾虑,并根据季节气候安装贴心配件。

记者 李鲲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