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这么绿的贺兰山,你见过吗

2024年09月23日  李尚

细雨轻拂贺兰山,万物苏醒展新颜。雨后初霁,翠绿轻铺,宛如仙境落凡间。在这难得的绿意盎然之中,一场场关于自然与生命的盛宴悄然上演,引领着每一位旅人的心,踏上了一场充满诗意的寻宝之旅。贺兰山,以它独有的方式,诉说着雨后的温柔与生命的奇迹。

04 苔柔坚岩绿染山林

绿色是柔软的。做花卉景观生意的孙志航蹲在路边,目光被一抹不经意的绿色紧紧吸引。那绿色,柔软而坚韧,生长在岩石的缝隙之中,正是苔藓。

苔藓,这古老而神秘的多细胞小型植物,早在四亿年前,当大地尚显荒芜,万物尚未苏醒之时,它们便已悄然登场,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覆盖大地,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氧气,为后来的生物繁衍生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们虽小,却如同自然界的精灵,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你知道这么一块苔藓的‘含金量’吗?”孙志航对很多植物都比较熟悉,他介绍说,苔与藓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但它们在造景艺术中常常被并提,因其独特的魅力和多样的用途。设计师们钟爱苔藓,不仅因为它的颜色清新翠绿,能够为景观增添一抹生机,更因为它拥有杀菌的功效。“如果你造景时有鱼虾这类生物,就可以用苔藓制作过滤器,既美观又实用。”

虽然接触苔藓等绿植比较多,在雨后的贺兰山岩石上,见到苔藓,感受却是不一样的。“贺兰山,这座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的雄伟山脉,在雨水的滋润下,竟也焕发出了如此细腻而温柔的绿色,让人恍若置身于江南水乡,感受着那份久违的温润与细腻。”孙志航说,生存了长达四亿年之久的苔藓,无疑是生命的始祖,当在贺兰山看到它,让人感觉自己被天地深深眷顾。

05 溪流绕翠 云海梦幻

高山溪流,潺潺水秀。就在前些天,户外爱好者阳光在贺兰山哈拉乌有幸看到了这一幕:白色的水流如同细丝般欢腾地从高山之巅流淌而下,穿梭于郁郁葱葱的林间,为这片静谧的山林增添了一抹不可多得的灵动与生机。“这是在哈拉乌,贺兰山主峰脚下的山坡,海拔2600多米,距离主峰两三公里。”他说,这么高的地方,很难见到水流,而这一次看到的水流很大了,而且还有两条。这两条水流的形成,得益于今年秋季充沛的雨水,部分雨水渗透进土壤,形成地下水,随着地势的降低,这些地下水在哈拉乌这一区域找到了出口,汇聚成溪,形成了这难得一见的自然奇观。“可惜当时已经爬得比较高了,这两条水流在下面汇合处的景致,没有拍到。”

尽管阳光已经是一位资深户外玩家,也无数次到访贺兰山深处,但今年秋天的贺兰山还是给了他很多惊喜。

云没山巅,石上生烟。在阳光记录的视频和照片中,有许多云海,非常壮观。今年在南寺,他也拍下云海绕山的景致,仿佛将整个山体轻轻包裹,又似乎与山巅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如同仙境。特别是在南寺,绿意盎然的山林与浑厚的云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面,让人看了心潮澎湃。

山顶有云,山林间也有云。山林间湿度比较大,温差也较大,水汽在地表附近凝结而成,随着空气流动,便形成了如梦似幻的云雾。在阳光拍摄的另一个短视频中,白色的雾气就从地上凭空腾起,他特意调暗了视频画面,那白色的雾气更加明显,宛如电影中的特效场景。“从来没见过这种情景,感觉特别神秘。”

06 菌趣山野 葱香贺兰

“快来个云南人帮我看看,这些蘑菇哪种是能吃的?”满载而归,手中提着从贺兰山探险归来的“战利品”——一篮五彩斑斓的蘑菇。其中既有熟悉的面孔,也不乏未知的种类。市民许哲兴将每种蘑菇拍摄了照片,传到社交账号上,一时间引来不少人点赞评论。“以前总刷短视频,看云南人采菌趣事连连,今年咱们内陆的宁夏也迎来了蘑菇盛宴。”许哲兴开玩笑说道。

蘑菇,这些自然界的瑰宝,是雨后山林间的神秘来客,它们依赖湿润的环境,在落叶与腐木间悄然生长,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味与惊喜。以往贺兰山每到特定时节,便会长出紫蘑菇,被宁夏人奉为珍馐,而今年,得益于丰沛的雨水,山林间蘑菇丛生,宛如一场自然的欢庆,不管能不能食用,光是看见那些“小圆脑袋”,就心生怜爱。

除了蘑菇,贺兰山还孕育了另一道独特的美味——沙葱。这种生长在沙石缝隙中的野菜,以其独特的辛辣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著称,是贺兰山的骄傲。前些日子,市民孟凡书一家趁着周末,驱车前往贺兰山下,亲手采摘了一些沙葱。回到家中,他们将沙葱洗净切段,搭配鸡蛋、肉丝爆炒,让沙葱的辛香与食材的鲜美完美融合。“这次采回来的沙葱,似乎比往常更加鲜嫩多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今年雨水多的缘故,让它们喝饱了水,显得格外水灵。”孟凡书一边品尝着家人烹饪的沙葱佳肴,一边满脸幸福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