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

2024年09月25日  刘薇

9月21日,兴庆区黄河大闸蟹行业协会召开成立大会。媒体报道称该协会旨在搭建社会组织平台,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对接共享,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就在此前不久,贺兰县立岗镇投资1500万元建设宁夏虾蟹集散中心,交由专人负责,集散中心的日光棚和库房可以容纳1万公斤螃蟹,既保障了螃蟹的贮存、供给,还帮养殖户解决了零售的后顾之忧。这些举措,其实都是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缩影。

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要强调农业社会化服务,今年更是提出加强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聚焦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拓展服务领域和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就是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国家和地方扶持政策日益多样化之时,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也呈现出合作化趋向。就比如行业协会和集散中心,既要养好自己的蟹,还要依托组织、技术、人才、资源优势,帮助其他农户养好蟹、卖好蟹,在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必将大有可为。但总体来讲,目前已有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水平与服务水平并不均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性有待提升,需要通过自身优势与服务需求的结合,提升各环节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

应建立规范统一的服务标准。聚焦所在领域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点,加快完善服务标准体系,包括团体标准、服务目录、管理机制,以及与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的利益联结机制等,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服务资源整合、供需有效对接,把更多产业收益留给农户、留在农村。

要提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农业社会化服务不光要服务于种植养殖环节,还要抓住农产品流通,在加工、运输、销售服务方面下功夫,助力农产品卖得好、卖上价。此外,需注重内部资源整合与外部协同推进,联合地方上下游产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提升服务能力,依靠科技的力量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