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李振文 摄
因工作关系,我认识了一个客户,他负责与我对接合作中的一些细节。合作完成后,有天客户找我,想让我帮忙解决一个问题。我一口答应下来:“没问题,付费200块。”“什么?”客户吃惊地反问。我解释道,这是我的专业,但这个问题属于我工作范围之外的一项工作,为专业付费,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大概是急用,或者没有找到其他更合适的人选,客户接受了。在我帮他解决了问题之后,他爽快地付了费。没过多久,客户又来找我,让我再帮忙处理一个问题,当然我再一次开出了价格,又一次完成了合作。我的服务很专业,客户很满意,到最后我们甚至成为了朋友,但在需要提供服务时,我们依旧明码标价。
其实这个理念是一位前辈姐姐教给我的。那时候前辈姐姐让我帮一个小忙,我刚好手头有空,就答应下来。完成之后,前辈姐姐给我发了个红包,她说是按市场价格付给我的辛苦费。我忙拒绝,都是朋友,收钱多不好意思。前辈姐姐笑着说:“这钱应该收,找别人做也是要付钱的,找你还更方便了呢。付了钱,你不会感到委屈,我也不觉得亏欠,双方都舒服,多好。”
随着年龄增长,经历了更多的人和事,我越发觉得前辈姐姐说得有道理。很多时候,在一些人际关系中,与其在牵扯不清中委屈、亏欠,不如在标价的情谊中轻松相处。
◇乔凯凯(河南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