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大道畅行一路生机

2024年09月30日  陈玲

路网通畅,绿意芬芳。

国庆节将至,银川街头节日气氛满满,北京路披上中国红,黄河路上花卉芬芳,城市夜色流光溢彩。摄影师们总会在不经意间,将镜头对准城市核心区。互联网大V也总是情不自禁地将直播开在金凤区。这是属于金凤区的精彩。

夜色阑珊处,灯火繁华间,记忆会在不经意间萦绕于脑海。今天的流光溢彩,是曾经大刀阔斧、挥汗如雨留下的印记。透过一条路的贯通、一片路网畅通、满城绿意芬芳,我们看到了金凤区城市建设中的流金岁月。

连接贯通

“五十里长街”北京路

由黄河之畔一路向西,沿北京路畅行,能清晰地看到贺兰山。母亲河与父亲山的相遇,在北京路上可以丝滑又舒畅。自东向西,延展的不只是一条北京路,还有城市中心西移的记忆。

“当年城市中心西移,建设北京路,银新北路是其中一段。”原银新乡财政所所长高毅清晰地记得,当时银新北路上,畜牧研究所、银新乡政府、银新中学、自治区药物饲料监督所是当时屈指可数的楼房。修路灯、修电网、修下水管……银新北路一年总要破开几次,人们从郊区到老城,习惯了颠簸,也习惯了破路时的烟尘,直到两车道的银新北路变成八车道的北京路,频繁破路的窘迫成了过往。高毅上班的银新乡政府,就在银新北路边上。他亲眼看着一米多粗的排水管网埋入地下,电信、电力等各类城市综合管网有序入地。

“自那之后,路就再没破开过。”高毅为北京路的建设自豪,也为银新乡政府退出历史舞台心怀留恋,那一年是2002年。2002年10月25日,银川市城区、郊区、新城区撤销建置,设立银川市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11月1日金凤区成立,原银新乡政府撤销并入现上海西路街道。

北京路的各个改造拓宽路段,在2003年连接贯通,成为银川人的“五十里长街”。金凤区成为首府核心区,北京路也成为银川名副其实的形象名片。

畅通路网 城乡建设日日新

贯通一条路,建成一片路网,敞开一片天。城乡建设的步伐一天一个样。

高毅记得,黄河路的建设和北京路建设一前一后开工,“改造前黄河路叫银新南路,也是两车道,只有路中间的水泥柱上挂个灯,夜里黑洞洞的,偶尔能听到远处农户家的狗吠。”

过了西门桥沿着银新南路向西,电大、农校、农科院、气象局是路上最高的建筑,周围全是农庄。“尹家渠村、罗家庄村、丰登村陆续拆迁,银新南路才顺利改造成黄河路。”彼时,高毅从原银新乡政府进入现上海西路街道工作,又从上海西路街道调到丰登镇政府。

工作调动间,高毅上班的交通工具从二八自行车换成了公交车,他见证了从贯通一条路到打通一片路网的历程。

据《银川市金凤区志》记载,2002 年以前,金凤区没有公交停车场,2003年以后,随着北京路、上海路、黄河路、贺兰山路、康平路、长城路、宝湖路、六盘山路等“八横”,亲水大街、宁安街、正源街、满城街、通达街等“五纵”的建成,城市路网全面铺开,城市中心西移的大动脉被全面打通。

随着城市公交线路逐渐增多,金凤区在2003年至2018年期间建设了12 处公交车停车场站,12 个公交停车场。银川人告别了尘土飞扬、颠簸拥挤的闷罐子小中巴,取而代之的是便捷舒适的公交体验。

上海西路街道银新苑南社区里,安置着大量原银新乡的村民。从村民到市民的改变,让社区党委书记秦娜时常恍惚:“恍如隔世!”走出银新苑南社区,就是繁华热闹的夜市和商圈。文明浸润着安置区,也让曾经的银新乡村民迅速融入都市生活。

秦娜时常听老街坊们在小区里絮叨城市的变化,“2006年开通了101路,2007年开通了102路,301路、302路、303路一直延伸到村里……”

从人工换票到无人售票,从内燃机到新能源电动,从闷罐子车到高档空调车,路网畅通了,城市变大了,银川人的开拓进取征程越走越宽。

出门皆景 诗与远方不远

抓住城市中心西移的契机,金凤区开始在人居环境改善上下功夫,通过园林绿化为金凤区“描眉上妆”。

在园林绿化一线工作22年的孙学莉,是金凤区自然资源局绿委办主任。她回忆道:“刚建区的时候,金凤区的绿化率仅有20%多,没有像样的公园绿地。到2005年,银川市开展‘五创’工作,开始大面积在北京路、黄河路种植行道树、宽幅林带。杨树、柳树、国槐等典型的乡土树种,率先植进了金凤区的各大主干道。”

后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引进了丝棉木、法桐、梓树、银杏、白蜡、复叶槭、金叶榆等行道树新品,宽幅林带的景观树也开启了灌乔花草搭配种植。

孙学莉说:“地上是绿草打底,草上种植四季玫瑰、月季、金鸡菊等各种花卉,上面是丁香、连翘、榆叶梅、紫叶李等灌木衬托,灌木后面是云杉、云松、侧柏等常青树,金凤区在园林绿化上越来越精致。”错落有致、相映成趣的园林绿化景观,让金凤区的人居环境越来越美丽。

后来,金凤区各大街巷有了分车带、林荫乔木,孙学莉参与了宝湖公园建设,这是金凤区最早筹建的公园:“筹建之初,宝湖公园水质只达到四类,水草枯黄。经过四年建设,到2006年公园景观绿化就已经非常完善了,2007年成为银川市宝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这是属于园林人的荣耀。喜欢花花草草的孙学莉在园林一线奋战了一辈子,如今依然奔忙在为金凤区铺青撒绿的路上。

随着森林公园、凤凰公园、德馨公园等陆续建起,园林人的植绿步伐开始延伸至农村。郊野公园在良田镇盛装亮相。

国庆节将至,孙学莉和一众绿化工人在阅海、宝湖、毓秀公园陆续摆满花卉。走出家门,四季皆景,这是金凤区为城市送上的厚礼。诗与远方,在金凤区其实并不遥远。

记者 陈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