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平均一天只能接到一个旅游团
“20年前,旅游对于多数人而言还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那时,交通不便、出行艰难、住宿环境简陋、旅游线路单调,游客们大多只能亦步亦趋地跟随固定的团队行程,走马观花地游览几个标志性景区景点,难以领略旅游的真谛。然而,伴随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行,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宁夏金牌导游赵珂说。
20年间,作为一名导游,赵珂见证了银川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赵珂记忆里,20年前,导游讲解的银川景点点位不多,基本上2个小时就讲解完了,平均一天只能接到一个旅游团。本世纪初期,银川也仅有几家旅行社、宾馆和景区,旅游业刚刚起步,导游资料严重匮乏。
“经过多年的努力,银川旅游开创了一份魅力事业。”赵珂对今天银川的知名景点如数家珍:镇北堡西部影城从一个被称为“羊圈”的荒凉古堡,跃升为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家5A级大景区,让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成为宁夏旅游的一张新名片;贺兰山岩画记录着远古时期的生活场景;引黄灌溉造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传奇;战国至明代各个时期的长城遗址被称为“中国长城博物馆”……
“旅行的真谛并非简单的位移,而是去邂逅最旖旎的风景。”赵珂说,近年来,随着旅游的方式与内容愈发丰富多彩,文旅体验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游客们沉醉于古色古香的街巷,悉心探寻历史的脉络,深情感受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
不仅如此,如今,银川交通网络纵横交错,飞机、高铁、自驾环线让人们得以更迅速、更惬意地奔赴目的地。住宿选择更是多种多样,从档次较高的星级酒店到别具风情的特色民宿,全方位满足了不同游客的多元需求。
如今,游客不只是景区的参观者
“在大多数人以往的印象里,旅游就是去景区游览的过程,但这种情况正在逐渐转变。”赵珂说,银川正逐步打破传统以景区为核心的空间局限,开发出体验度高、参与性强的旅游资源。
镇北堡西部影城把民间普通的杂耍、屏幕上神秘的明星形象等,与游客的旅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来时是游客,走时是明星”以及“绣楼招亲”等项目,加深游客体验感受;贺兰山岩画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岩画拓片,让游客把吉祥寓意带回家;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集演艺、吃美食、逛非遗、游小店、泡温泉、住民宿于一身,沉浸式演绎让游客能够亲身融入精彩绝伦的故事之中,不再只是置身事外的参观者。
同时,出游方式愈发多元,微度假成为潮流新宠,周末圆规游让人们在有限的时光中纵情释放压力。“科技的进步恰似春风化雨,为旅游带来了崭新的契机。”赵珂说,在线预订、电子导游、智能导航、智慧旅游等数字化服务,让旅游变得愈发便捷与智能。这一连串的变化,淋漓尽致地彰显了旅游行业的蓬勃生机。
近年来,银川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挖掘利用“贺兰山下”“黄河两岸”“长城内外”“葡萄酒堡”等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完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创新打造文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吸引区内外游客纷纷前来,推动“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城市形象火爆出圈。2023年,全市共计接待游客4199.20万人次,全市实现旅游收入376.99亿元。
记者 鲍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