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舫游阅海、览山观日落、夜游赏美景……这个国庆节假期,阅海做活“水文章”,一体化发展为“文旅+”注入新活力。
做活“水文章”打造银川人的亲水生活
“坐着画舫游览阅海,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银川湖多水多,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真的很不错。”近日,市民张先生乘坐了阅海湖游船后说道。
8月16日,以“旭日航班 星辰之旅”为主题的阅海湖旅游观光休闲体验航线正式通航,分别被命名为“贺兰山号”和“阅海号”的两艘画舫从阅海欢乐岛出发,途经中国花卉博览园、览山公园、阅海湾水上公园等码头,游客乘船观山阅海、欣赏落日,尽情体验“塞上湖城、大美银川”的无限魅力。
国庆假期,市民游客泛舟阅海湖上,尽情享受着假日美好。该航线推出画舫巡游、赏落日美景、聆听宁夏花儿等特色亮点服务。画舫特别设置了览山落日观景区域,每位游客都能拥有最佳视角,捕捉夕阳余晖洒在湖面上的绝美瞬间。
银川市通过阅海一体化发展,做活了“水文章”,除了开通航线,乘坐画舫游览阅海外,今年竣工的环阅海湖绿道,打造出了银川人的亲水生活。环湖绿道项目全长约20公里,打造了城市活力段、休闲体验段、湿地田园段和自然生态段四个区域,将阅海湖邻水道路互联互通,如今成为市民休闲健身、骑行的新去处。银川市以建设绿道为载体,大力推动健康绿道体系发展,加速银川市旅游资源的整合,依托优质资源,突出银川市的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以及悠久的黄河文化、长城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元素,改善城市印象,提升城市品位,为城市居民出行、慢跑、散步、骑车等活动提供绿色宽敞空间,提高城市人居质量。
“这条绿道特别适合骑行,一边骑行一边还能欣赏湖景,感觉很棒。”许多骑行爱好者纷纷表示。除了美景外,这条绿道还配套建设了许多休息设施,骑累了,可以在这里休息片刻。环湖绿道连接起了银川国际交流中心、欢乐岛、滑雪场和渔村等景点,骑行之余,还可以去这些地方游玩,十分方便。
一体化发展
点亮城市“夜经济”
夕阳还未落山时,览山公园里的夜市已经火热起来。集美食、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览山夜市,点燃了城市烟火气,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新的体验,也成为城市旅游新增长点,促进了消费市场发展。
去年以来,银川市持续放大览山公园引流效应,带动文、旅、商、娱、农、体产业融合升级,2023年游客量达到150万人次。去年以来,览山公园培育、引进、主办了100余场跨界融合活动,包括音乐节、体育赛事、商展、户外车展等,丰富了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同时打造了如今的览山夜市,涵盖了宁夏特色美食及怀远夜市热门摊位。推进打造“星河览山”览山公园提升改造项目,布局市集文创区、亲子游乐区、网红打卡区、沉浸式体验区、水上运动游乐基地等主题片区,将览山公园打造成银川市夜间旅游消费集聚区。
中国花卉博览园同样热闹非凡,专为国庆节假期打造的“繁花之径”在灯光下闪耀璀璨。从东门入园,循着一路花香,能到达各个场馆。市民和游客可以在“二十四节气盒子”“赛江南集市”等178处特色饮食、文创产品商业摊位前品尝各色美食,让味蕾得到满足。夜色下的花博园更为迷人,“山海之夜”夜游项目以“山河灵韵”文化为核心,通过游船体验、光影演绎、桥体亮化等手法,利用花博园内湖,打造集观赏、互动、体验、演艺、游乐、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多元化沉浸式夜游项目,极致的视听体验和浓厚的互动参与感,使市民游客真正感受到“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水陆空”
三位一体化发展
阅海湖一体化发展让周边特色文旅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利用,也让银川人尽享亲水生活。骑行阅海湖畔,流连于阅海滑雪(草)场、阅海欢乐岛、览山公园、中国花卉博览园等众多景点,心情舒畅,自由追风,银川市实现了“还湖于民、环湖予民”的美好愿景。通过实施阅海一体化发展项目,银川市推动旅游+生态、旅游+商业、旅游+科技、旅游+健康、旅游+消费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
岸上依托环湖绿道串联各景区一体化发展,水上开通旅游观光休闲体验航线,在连通悦海宾馆——阅海湾商务区——览山公园——欢乐岛公园——滑雪(草)场——花博园等各城市功能板块的同时,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条欣赏体验宁夏特色文化、美食,了解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周边商务、楼宇经济发展及特色产业发展的水上航道。
金凤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水上线路旅游+绿色湖泊经济发展项目为目的创新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深入挖掘沿线文化资源,金凤区将水路运输与旅游休闲、文化资源开发、楼宇经济等紧密结合,打造特色文旅产品;同时通过水域通航,进一步提升阅海周边居住和工作环境,打造出具有特色的金凤区城市形象,促进周边楼宇经济发展,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据介绍,金凤区将构建“全域+全业+全季”旅游发展新格局,为阅海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助力消费升级,同时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市场理念。按照“政府规划、政策引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思路,在陆上、水上一体化发展的同时,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力争实现“水陆空”三位一体化发展。
记者 刘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