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寒露后需养阴防燥

2024年10月10日  本报

寒露过后,秋意浓厚,北方凝露成霜,寒意愈盛,一派深秋气象。“寒露”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秋凉而成白露,秋冷而成寒露。此时寒气滋长,阳气收敛,气温不断下降,昼夜温差大,感冒开始流行。此时的养生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吃——养肾润肺

寒露过后,燥气当令,当燥邪之气侵袭人体时,容易出现舌燥咽干、干咳少痰、口唇干裂等秋燥症状。宜多食用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之品,如山药、芝麻、蜂蜜、银耳、莲藕、百合、沙参之类的柔润食物,水果可选择梨、葡萄、荸荠等。

除了要养胃润肺,更重要的要养肾。很多人到了这个时候容易腰酸背痛、精神不振,这很有可能是肾阳不足导致的。如果不注重养生,抵抗力会下降,冬季容易生病。

养生推荐:山萸肉

山萸肉是由药材山茱萸炮制而成的。它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功效,是一种平和补益阴阳的中药,可改善腰酸、头晕、尿频等症状。

山萸肉煲鸡蛋

做法:山萸肉10克、当归10克,用来煮鸡蛋,待鸡蛋煮熟后去皮,再放入锅中熬煮,最后加入红糖调味,这款山萸肉煲鸡蛋就做好了,既能喝汤又能吃鸡蛋,养生又美味。如果煎煮时间久一点,效果会更好!

功效:补肾温阳。秋季怕冷,容易出现腰酸背痛的人群,不妨试试这道美食。(注意:脾胃功能较弱人群要慎用,易上火人群要减量使用。)

动——练弹指功

寒露过后,很多人体内阳气不足,天一降温就手脚冰凉,根本暖和不起来。不妨练练“弹指功”,有助于促进手部血液循环,提高秋冬御寒能力。

具体方法:

只需用双手的拇指,分别依次扣住各手的其他手指,反复弹出即可。

睡——睡前泡脚

古人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一旦受寒,病从脚起。深秋时节,不要贪凉,穿厚袜、穿棉拖,睡前用保健液泡脚,舒筋活血,温暖全身。除了暖脚之外,肩颈、腰背,都要注意盖被子保暖。

饮——少量饮酒

寒露时节天气转凉,适当地喝点温酒对身体也有很大的好处。在进餐时,适量饮白酒能够增进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除此之外,还能够起到缓解疲劳、促进睡眠的作用。

白酒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对于全身血液都有一定的贯通作用。寒露过后,除了少量饮酒,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蜂蜜水。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