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是药食同源的滋补佳品,吃了可以养颜补气、益精明目,但你听说过用枸杞来喂螃蟹吗?近日,在位于贺兰县立岗镇银星村的宁蟹香鱼虾蟹养殖基地,记者看到了成千上万只枸杞蟹,由于长期食用枸杞,枸杞蟹所含的蛋白质要比普通螃蟹多,且肉质鲜美,一上市便成为银川市民餐桌上的新宠。
先行先试 稻田蟹有了枸杞新“食谱”
9月中旬以来,宁蟹香鱼虾蟹养殖基地迎来了开捕季。相比于常规大闸蟹,该基地今年首次规模养殖的枸杞蟹一经面世,就成为消费者争相询价选购的对象。
该基地负责人马红国告诉记者,今年6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家枸杞厂的负责人,厂子里有大量闲置的枸杞,头脑灵活的马红国瞬间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把这些枸杞利用起来,专门喂螃蟹。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马红国在一块池塘里进行了试验,为螃蟹定制新“食谱”。“螃蟹的食料都是按比例配置的,包括枸杞、玉米、冰鲜鱼、南瓜等,我们一共进行了半个月的试验期。”马红国说,当初给螃蟹投喂枸杞,他心里并没有底,甚至已经作好了赔钱的准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螃蟹对于枸杞并未产生抵触,而且“胃口大开”,这让马红国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只要螃蟹愿意吃枸杞,我就知道这事有戏,因为枸杞本身就有营养价值,螃蟹吃了吸收之后,身体肯定会发生微妙的变化。”马红国说。
在试验期过了之后,马红国立马拿着两种螃蟹样品来到银川海关技术中心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普通螃蟹的蛋白质含量为10.5g/100g,氨基酸总量为9.62g/100g,而枸杞蟹的蛋白质含量为13.8g/100g,氨基酸总量为12.39g/100g,由此可见,枸杞蟹的蛋白质含量要比普通螃蟹高30%。有了权威检测报告,更加坚定了马红国养殖枸杞蟹的信心,试养枸杞蟹3个月以来,他的枸杞蟹规模已经扩大到300亩。
肉质紧实甜美 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目前,马红国养殖的枸杞蟹已经上市,进入供销高峰期。以枸杞为食的稻田蟹不仅肉质紧实鲜美,而且健康生态,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就在记者采访时,贺兰县的市民梁先生专门赶来,买了价值900多元的枸杞蟹和南美白对虾。“这已经是我第二次购买枸杞蟹了,家里人吃了都说枸杞蟹肉质非常甜美,尤其是枸杞蟹的蟹黄跟普通螃蟹颜色不一样,颜色更深,味道也更好。”梁先生说。
马红国从清洗分拣池内捞起一网枸杞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十分有活力。“今年枸杞蟹品质还是很不错的,在市场很受欢迎,说明我们自己探索的喂养方式很有效果。”看着眼前满满的收获,马红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今年是马红国养殖螃蟹的第二年,去年,马红国作为“新农人”,乘着贺兰县打造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西北第一县的东风,成立了宁夏沁园春农牧专业合作社,将立岗镇银星村废弃老砖厂重新盘活利用,在500亩闲置土地上搞起了虾蟹养殖,并建起了2400平方米的阳光棚以及宁蟹香鱼虾蟹养殖基地分拣中心,采用“稻蟹立体综合种养”模式种水稻、养螃蟹。马红国说,合作社目前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银川片区的消费者下单后,会根据需要现场打捞螃蟹进行包装,实现同城配送上门。
“作为之前从没有接触过农业的‘新农人’,我在创业路上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身边的农业科技人才毫不吝啬地传授养殖‘真经’,这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更加清晰了。”马红国说。
立足水资源优势 培育适水产业特色品牌
作为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西北第一县,近年来,贺兰县及时建立健全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协调机制,邀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部委科研单位参与规划编制,按照“种业先行、生态优先、技术创新、延链补链”的发展思路,着力构建“一核插两翼,一链串六区”产业布局,先后引进加州鲈、南美白对虾、斑点叉尾鮰、黄河鲶、河蟹等名特优新品种10余种,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先后打造三丁湖万亩高标准河蟹养殖园区、蓝湾生态万亩黄河渔精深加工园区、兰多神奇水产名特优新万亩数字化产销园区等3个万亩渔业高标准园区。全县大宗淡水产品总量的70%稳定外销西藏、甘肃、内蒙古、青海等省区。
贺兰县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站站长邱文杰告诉记者,河蟹也是贺兰县近年来打造的优势品种,对于群众增收致富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养殖品种,今年贺兰县19家养殖户养殖共计河蟹1.56万亩,其中,池塘养蟹面积0.73万亩,湖泊养蟹面积0.24万亩,稻田养蟹面积0.59万亩,目前整体长势喜人,预计产量约为750吨。马红国作为全县第一个养殖枸杞蟹的先行先试者,将宁夏特色优势产品枸杞和螃蟹结合,为广大养殖户开了一个好头,他推出的枸杞蟹符合国家特质农产品的申报条件,这种养殖模式值得鼓励。
据介绍,贺兰县将继续坚持“稳面积、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的工作思路,立足水资源、渔业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渔业产业新模式,培育特色品牌,打造内陆领先的水产品生产和集散地,不断巩固适水产业发展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记者 吴春霖 田鑫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