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房子不大,居住了二十多年,狭小的空间早已被塞得满满当当。阳台面积尚可,但一边是储物柜,另一边是洗衣机和水池,惟当中还有一块“空地”。善于“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我,就利用这一小块“空地”,给自己找到了“一平方米”的快乐。
这一平方米的地方,是我的运动场。每天清晨,我都会来到阳台,打开窗,边呼吸新鲜空气边做拉伸。随后,我从角落里拿出折叠健身车。戴上耳机,坐上自行车,在音乐和运动中开启美好的一天。伴着快节奏的音乐,我的双腿飞快地交替踩动,身子也不由自主轻快地律动起来。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心跳逐渐加快,周身开始发热。慢慢地,汗水在胸口和后背渗出,身体逐渐通透舒爽。此时,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已照进阳台,置身其中,我如同一只欢快的鸟儿,迎着阳光自由飞翔。每一个平凡的清晨因这一平方米而充满能量与活力。
这一平方米,也是我的读书角。收起折叠健身车,我推来带滑轮的电脑椅和放满书的小推车,一个简易的读书角便打造好了。每天晚上,我都会坐在电脑椅上,拿起推车上的书,开始晚间阅读时光。我喜欢盘腿坐在电脑椅上,头枕着高高的椅背,在书海里徜徉。在这小小的读书角里,我跟着李娟在《遥远的向日葵地》里感受荒野的寂静广阔之美;在李松蔚的《心理学讲义》中,学着接纳现实,不苛求自己;我从李辛的《儿童健康讲记》中知道了为人父母,只有学会观察、觉知自己的状态,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更好地给予孩子,让自己健康,让孩子健康……这一平方米,让我的内心不断充盈着、幸福着,也让我的世界无限变大。
推走电脑椅,支起折叠书桌,铺上心仪的台布,这里又是另一番天地。坐在书桌前,我的思想如骏马在草原上奔驰,我的灵感如小兔在纸上跳跃。我在这里记下我的阅读感受。有时,我在这里研墨,写毛笔字。颜真卿的多宝塔碑,让我体会到唐楷的法度森严;王羲之的兰亭序,让我感受到行书的飘逸洒脱。
摆上茶席,折叠桌又从“书桌”变身为“茶桌”。秋日的午后,泡上一壶香气四溢的肉桂,摆上一盘喷香的糖炒栗子,一家人边喝茶,边吃栗子。窗外,树影婆娑,花香阵阵;窗内,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作家杨本芬60多岁时,在逼仄的厨房里,以凳为桌,伴着咕嘟咕嘟的蒸煮声写下了轰动一时的小说——《秋园》。“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热爱生活,用心经营生活,小小的一平方米也能带来无限的快乐。
◇屠维薇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