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准备“冬眠”

2024年10月19日  闫茜 蔡廷

进入10月中下旬,天气逐渐转凉,宁夏贺兰山东麓各葡萄酒庄陆续结束榨季,工作人员穿梭于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对葡萄藤蔓进行修剪、下架、捆绑,有的已经提前进行埋藤,开始迎接“冬眠”。

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刘涛介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冬季干旱、多风,地面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20摄氏度,为避免低温冻伤葡萄藤,产区每年自10月下旬开始,埋土作业将会陆续开始,一直持续至11月中旬。

冬藏埋土、春季展藤,是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一项独特的农耕措施。冬季来临之际,需对葡萄藤进行修剪并用土压埋,帮助葡萄藤顺利度过严冬。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剪枝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冬剪”。“冬剪”不等于冬天剪,而是在酿酒葡萄成熟后,完成采摘1个月的时间里,对葡萄树进行修剪,为埋土越冬作准备。刘涛介绍,产区酒庄进行“冬剪”时,只保留葡萄藤靠近主蔓基部的2个芽眼,作为来年新生命的希望。适当剪枝可调节葡萄生长和结果的平衡,使植株生长健壮,延长结果年限和葡萄树的寿命,确保葡萄的持续稳产、优质。因此,“冬剪”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来年葡萄的正常生长与挂果。

每年“冬剪”时节,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各酒庄用工量也大幅增多,为节省人力成本,今年酿酒葡萄地里也随处可见智慧农业的身影。“在以前,修剪后散落在种植行间的葡萄枝条的清理十分费时费工,如今,移动式枝条还田机等新型设备的应用,使枝条粉碎后直接还田,不仅省了搬运,还实现了废弃物循环利用。”刘涛介绍,“冬剪”结束后,各酒庄还将再次进行系统滴灌和消毒,为葡萄树送上今年的最后一次“肥料”。 记者 闫茜 蔡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