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组织部分学生开展交通安全“小小劝导员”体验教育活动,带领小朋友沉浸式体验交警执法劝导过程,在参与交通安全宣传与劝导的同时,也提升了小朋友们的安全防范能力。让孩子们参与到交通安全宣传劝导中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孩子们有那种与生俱来的“萌态”,加上热情与认真的“架势”,确实挺有效果,再经过社交平台传播发酵,不失为一种创新劝导方式。
据报道,活动当天,在交警的带领下,小朋友们身着反光背心,举着红色旗帜,无论是用稚嫩的声音向过往的行人与骑车者宣传佩戴头盔的重要性,还是用礼貌的语言劝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以及对骑乘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头盔、闯红灯、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导,什么都干得“有模有样”。孩子们的热情和认真感染了不少交通参与者,引来不少行人驻足“围观”,并为他们的行为点赞。无独有偶,上海浦东公安分局发布了一则幼儿园“小交警”街头劝导骑车人戴头盔的短视频,因为孩子们独特的“喊话式”安全劝导而“萌出圈”。
的确,相比成人志愿者街头劝导,孩子们举止会更有趣,在网络平台上的传播效果也会更好。当然,交通安全宣传与劝导并不是闹着玩,“小小劝导员”这类活动的意义还在于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和文明交通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市民养成文明出行的好习惯。就拿“一盔一带”来说,这项于2020年在全国启动的安全守护行动,其目的就在于依法查纠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行为。这并不是非要与骑车人过不去,而是助推安全骑行习惯的养成。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5亿辆,而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这足以说明正确有效佩戴头盔的重要性。
通过创新交通安全宣传与劝导的方式,让交通参与者重视人身安全、重视文明交通的重要性,这其实就是交警部门“绞尽脑汁”在宣传与劝导上使劲想新招、持续拓平台的真正目的。以“小小劝导员”活动为例,组织这样的活动势必要考虑到孩子们的人身安全、课程安排、多方配合等因素,是有难度有阻力有压力的。作为交通参与者,我们都应当有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意识,不要总是觉得无所谓,认为开快一点、骑快一点、逆行一下、闯个红灯、图省事不戴头盔和不系安全带这些都没事。其实不然,如果把头盔和安全带抛在脑后,既是对自己的安全不负责,也是对其他交通参与者不负责。
孙瑞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