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当好基层“领头人”

多面手的社区书记如何“炼成”

2024年10月30日  叶於亭

“你再给民政局打电话沟通一下……”接受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银新苑南社区党委书记秦娜处理了大大小小不下10件事;

“不好意思,我得先去处理个纠纷……”兴庆区大新镇燕庆园社区党委书记徐鑫接受采访到一半时,忙起了手头事务;

“稍等一下,我先协调一下开会的事……”西夏区朔方路街道玫瑰园社区党委书记郭红梅不时中断采访,走出办公室忙碌……

作为基层工作的“领头人”,她们要干的工作千头万绪,包括但不限于化解邻里矛盾、为老为小服务、社区环境改善、居民就业创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为老百姓服务最直接,做好社区工作首先要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同时要有一支热心服务、持续稳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社区党委书记就是这支队伍的“领头人”。

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基层治理‘四化’对我们开展社区工作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访的3位社区党委书记说,现在在社区当“领头人”,不仅要具备政治大局观、优秀的社会交流能力,还要具备应急事务处置能力、写作能力、奉献精神等。

那么,一名兼具如此多能力的社区党委书记是如何炼成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了解。

以学益智 以学增才

在郭红梅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这本书,郭红梅已经看了很多遍,至今依然是案头必备,“要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思想不僵化、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找准工作方向。”郭红梅说,干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

2013年,玫瑰园社区要试点成立业主委员会。怎么成立?程序是什么?对此,一头雾水的郭红梅找到银川市物业管理办公室,寻得了一本住建部印发的《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之后,她不分白天黑夜,只要闲下来就不停地“啃书”,不懂之处就一遍遍咨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两三天的时间,郭红梅就将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条条框框学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玫瑰园社区业主委员会也顺利成立。

“十几年前,社区工作者会说自己是某某专干,比如我就是工会专干,但是现在要求做‘全科’社工。”秦娜说,作为社区党委书记要与时俱进,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培养政治大局观,多接触新兴媒体,掌握时事热点,学习专业知识方便为群众答疑,才能成为内行。

2023年发行国债,秦娜联系到一位银行的工作人员,捧着笔记本向对方学习国债知识;2025年度银川市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由过去的每人380元/年,提高至每人400元/年,政策一出,秦娜就联系金凤区医疗保障局了解为什么多了20元,以便为居民答疑解惑;最近秦娜刚结束宁夏第三批社会工作督导评估专业人才培训,3天的培训让她对社区下一步工作又有了新想法。

社区党委书记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也让他们带领队伍干事创业有了自信和底气。“我今年52岁,但我对新理论、新知识的掌握运用强过很多年轻人!”采访时,郭红梅边说还边打开电脑,演示如何用AI制作PPT。

善于发现 巧于呈现

燕庆园社区每周五举行的便民大集已成社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有时我在社区看到一些老年人头发长了,我打招呼时会说,‘叔叔,您该剪头发了。’他们回复我,‘就等周五去呢。’”徐鑫说,社区活动复盘时发现,单个主题的活动内容有限,参加人员也有限,于是就想到了便民大集,集中资源满足居民的多种需求,这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治理不断迸发新活力,社区为民服务“金点子”层出不穷。这些“金点子”得益于社区党委书记带领社区工作者在与居民日复一日的接触中,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银新苑南社区所辖的银新苑一区、二区为失地农民安置区,以前物业服务不到位、配套设施不完善、小区环境脏乱差。秦娜接任社区党委书记后,发现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就业有局限,但干起小区保洁之类的活却是“小菜一碟”。于是在物业公司撤走后,形成了由社区干部、居民代管物业工作的局面,既解决了居民的生计问题,又改变了社区无物业管理脏乱差的情况,这就是银新苑南社区“红管家”的雏形。

善于发现,还要巧于呈现。社区党委书记们勤恳、吃苦、耐劳,是为民服务的孺子牛、是创新发展的拓荒牛、是艰苦奋斗的老黄牛,不过,这些新时代的“老黄牛”却想着法“出名”。

2017年,郭红梅首次带着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爱心联盟”参加城乡公益创投大赛,获得了第一名。随着郭红梅带着社区各个队伍辗转各大比赛、斩获各类名次,玫瑰园社区逐渐声名鹊起。“争取项目要将群众实际情况写得清清楚楚,宣传推广要将亮点、特色写得生动、鲜活……”在“出名”这条路上,玫瑰园社区不遗余力。秦娜、徐鑫靠的是“笔杆子”。在采访当天早晨6点半,秦娜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逐字逐句修改社区开展月嫂培训的宣传稿,安排宣发。

十年窗下无人知,一举成名天下知。社区党委书记都想干出“名堂”,因为有了“名堂”,社区工作就能高效推开,更容易得到辖区企业、共建单位的支持,群众参与社区共建的热情更高。社区党委书记们都说,干得不好,就算写得再好也是空中楼阁,出了名也经不起检验;干得好,还要写得好,宣传得好,那出了名就是锦上添花。

做足功课 暖心服务

做了15年社区工作,秦娜现在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各项事务,但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的状态,秦娜说:“那时候自己缺乏经验,没少吃‘闭门羹’。”

银新苑南社区内楼宇、大厦多,近年来抓非公党建,要在企业建党组织,如今企业都是敞开大门欢迎秦娜。“因为我是带着政策去、带着平台去、带着荣誉去。”秦娜说,比如社区会从企业党组织中推荐优秀共产党员、青年五四奖章人选等,这是企业需要的。

今年,由于银新苑南社区开办的社区食堂选址不临街,对接的两家企业都不太愿意接手。对此秦娜做足了功课——爱尔眼科医院等辖区企业员工多,但不提供员工餐,辖区很多单位里有不少双职工,没有时间给孩子做午饭。秦娜把这些调研了解的情况拿出来细说,成功留住了心仪的企业,社区食堂办起来了。“社区食堂开业一个月,我天天去看,先是一些单位办了员工团餐,后面每天人流达到150人次,这事算是办成了。”

寒暑假义务上课、主动参加社区爱国卫生运动……燕庆园社区开展的志愿服务总能见到辖区学校教师的影子。这不是因为徐鑫和老师们的关系有多好,而是因为社区先急学校之所急:学校希望送法进校园,社区就协调法官、检察官来普法;学校需要家校共建,社区就从妇联、文明办等单位协调相关的专业人员给家长讲家庭教育……“我们为共建单位提供了支持,他们也会为社区办大事给予鼎力相助。”徐鑫说。

老子曰:“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社区党委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智慧在工作中运用得炉火纯青。

敢打“硬仗” 敢于担当

从第一天走马上任起,社区党委书记们就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其中的磕磕绊绊、曲曲折折自不用说,最终能够顺利胜任,少不了一个“硬”字。

郭红梅性格爽朗,当社区党委书记11年,她已经能笑着说出那些难过的经历——挨过骂、被居民一级级上告。郭红梅刚接手玫瑰园社区工作时,清理门前“三堆”,许多居民不理解,挨骂成了郭红梅的“家常便饭”,她每天和居民据理力争,甚至还和一位居民吵了一架,虽然事后还是郭红梅先“低头”,但也让辖区居民看到了社区清理门前“三堆”的决心,工作得以推进。

郭红梅的“硬”更多用在为民争取利益上。2013年,玫瑰园社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但也遗留了一些问题。改造时,施工企业将小区居民的防护栏拆下来,承诺改造完成后装回去,但改完后却连防护栏都找不到了。郭红梅了解情况后,反复上门找施工企业解决,施工企业却不承认。郭红梅一咬牙,通知拆掉防护栏的居民一一到社区登记,还“大海捞针”般找到了施工企业给一户居民写下的承诺书。施工企业只好拿出最初的登记册,为100多户居民重新安装上了防护栏。

“这件事之后,居民对我有了很大改观,现在许多人都私下说我是‘硬茬子’书记,看见我来了,许多事情就自觉按规定办了。”郭红梅说,无论是挨骂、被告,只要她认定是对的、是为民服务的好事,她就寸步不让。

社区党委书记要推进工作,还要带好团队。秦娜说自己带队伍的经验也离不开“硬”。“社区党委书记就要敢为敢担当,谁做错了,我会当面批评,但大家都服我,因为从我的批评中能学到东西。”秦娜说,她不怕工作人员犯错,错了改正,才能不断成长。

扎根社区15年,秦娜最大的感触是社区工作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一字之差,是对社区工作者的重大考验。基层治理任重道远,包括郭红梅、秦娜、徐鑫在内的众多社区党委书记们在学习中不断增长才干,在摸爬滚打中锤炼为民办事的能力水平,以钉钉子精神为日益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添砖加瓦。

记者 叶於亭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