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11”被称为“史上最早”“史上最长”和最为开放的一年,一方面是线上线下的促销活动开始早,一方面是时间跨度比以往更长,消费者的购物周期被拉伸,而且行业头部平台罕见地打破了平台壁垒,不再“卷”价格,而是携起手来实现共赢,所有这些变化都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
的确,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消费市场的理性化,品质消费更加被看重,因此“双11”等购物节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单纯“卷”价格不再那么吃得开,只有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推出丰富的活动和优惠,并且各平台“握手”合作打破壁垒,让购物节回归消费体验提升上来,才能真正抓牢消费者。今年“双11”京东和淘宝的合作就充分说明,电商平台竞争趋向共赢,电商行业竞争迈入新阶段。通过互联互通,平台间的壁垒被打破,信息、商品、服务能够更加自由地流动,从而缩短供应链条,降低成本,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获取所需商品和服务,实现购物效率的飞跃式提升。与此同时,商家还能通过互联互通所形成的信息网络,更精准地定位目标客户,拓宽市场渠道,促进业务增长。
以往,价格战、流量战等“内卷”行为不仅有损商家利益,也制约了行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单一平台的商品和服务已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全部需求,电商平台也开始反思如何减少无效“内卷”,让市场生态重新回归动态平衡。毕竟,平台间的破壁有助于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全面的购物体验。从现在所呈现的变化趋势来看,未来“双11”等购物节不再单纯依赖价格战,而是通过创新的促销手段和平台活动吸引消费者,更加注重提升消费者体验,通过互联互通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物流服务选择,以及更便捷的支付方式,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因此,“双11”等购物节想持续保持吸引力并推动行业发展,要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在价格优惠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商品品质和服务质量的双提升。通过引入更多优质品牌、加强售后服务等措施来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此外,商家可以探索新的营销方式和手段,如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
孙瑞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