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阳阳)11月15日一大早,西夏区北京西路街道机床厂社区党委书记孟亚玲和西夏区民政局第三方服务公司工作人员就敲开了辖区居民杨凤琴家的门,他们有的拿着电子手环,有的拿着沐浴椅,有的怀抱防褥疮床垫,还有的抬着护理床,来为杨凤琴安装调试设备。
“机床厂社区被选为西夏区‘智慧化老年宜居’试点,通过健康评估,将辖区196位空巢、孤寡、残疾老年人作为服务对象,配备一键呼救胸牌、电子手环、自动报警定位呼叫等适老化改造设施设备,可实现全天候系统监护。杨凤琴家就是服务对象之一。”孟亚玲介绍道。
“自从知道要给我家安装这些适老化改造设施,我每天都在想有了这些产品要怎么使用。”杨凤琴说,她把家里进行适老化改造的事情告诉了远在甘肃工作的儿子,儿子也为社区的服务点赞。“谁说人老了就遭人嫌,你看我老了反倒被关注、被重视。”正在等待安装适老化改造设施设备的宁瑞莲拉着记者的手激动地说:“现在社会各界对我们老年人太好了,处处为我们着想,这次要给我在卫生间安装坐便扶手、坐便椅,还有防跌倒报警器。我一个人住,每天都睡不踏实,有了报警器我就可以安心睡觉了,万一有啥突发情况,我女儿和社区第一时间就能知道。”
据了解,西夏区北京西路街道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8535人,其中独居老人744人、空巢老人1500对。为进一步满足辖区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该街道依托机床厂社区探索党建+服务,创新“1+3+N”养老服务模式,搭建智慧养老平台,打造沉浸式体检健康小屋。同时,依托辖区银龄志愿服务队,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幸福食堂、理发、维修、家政、送菜、送药、送餐等上门服务,用“微行为”带动“众力量”,逐渐形成“享受服务-培育队伍-输出服务-回馈社区”的闭环服务体系,让“养老”变“享老”。